何妤玟:当女人有了家庭后,在好媳妇、好妻子、好妈妈之外,我们是谁? – 大保社


何妤玟:当女人有了家庭后,在好媳妇、好妻子、好妈妈之外,我们是谁?

何妤玟:当女人有了家庭后,在好媳妇、好妻子、好妈妈之外,我们是谁?

当女人有了家庭后:

“在好媳妇、好妻子、好妈妈之外,我是谁?”

这两年中国台湾外疫情肆虐,演艺圈也不平静,好几对名人艺人夫妻档离婚的新闻,让许多网友在社群媒体上纷纷崩溃:“连某某某都离婚了,我不再相信爱情了”、“公主和王子的爱情真的存在吗?”

不只一次有读者私讯我:“妤玟,你离婚后,还会相信这世界上有公主和王子的爱情吗?”

“公主和王子的爱情?”

嗯……

我的回答是,相信。

但是在投入爱情前,我们必须要先认清一件事:公主王子和你我一样也是平凡人,会有自己的个性、嗜好、小怪癖或地雷和需求。这些好与不好的面向,不会因为戴上皇冠穿上华服,就被仙女的魔法棒一点,消失无踪。

所以,那些公主或王子都是我们因为对于爱情的期待,自己帮对方挂上了滤镜,但说穿了,我们都是平凡人。

而对我这个平凡人来说,最幸福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是谁,努力的忠于自己、实践自己。

社会的“价值”,不该成为人生的准则

从怀孕第一胎开始直到大女儿出生后,能全心全意期待一个新生命并且亲自生下她、看着她在我们的呵护下长大,对我来说是人生中非常非常珍贵、难得的一段时光。

那一两年,我很专心在家带小孩,也常让我回想到自己的成长经验。由于我不想让孩子重蹈覆辙我的童年,所以我一直希望能拥有一个和乐又健全的家庭,婚后也很努力去做到社会对全职妈妈的期待:以孩子、先生为主。

直到有一天,当我全然投入在家庭里的时候,却发现纵使家庭带来的快乐再多,我依旧无法忽视内心对于“自我实现”的渴望。

从十六岁进入演艺圈开始半工半读,工作从未离开过我的生活,演艺工作是我的兴趣,也是我赖以维生的经济来源,所以当我全心全意为了成为某人的太太、某人的妈妈而放下工作走入家庭时,在孩子的笑容和先生的爱背后,我还是隐隐约约感觉到内心的失落。

这一股变化让我感到迷惘。

经过那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当我把对职场的热情全部转而投注在活生生的婴儿和另一半身上时,他们似乎也会承受过多来自于我的压力。

举例来说,为了善尽一个妈妈的责任,那一两年我规定自己每天都要帮小孩做副食品才行,心里总有一个声音跟我自己说:“这样才是好妈妈。”虽然我是喜欢烹饪没错,但对一个新手妈妈来说,要每天下厨压力真的很大!所以一旦有机会出去跟社会上其他“真实”的人类交流时,只要有一个妈妈跟我说她没有每天做副食品,我就觉得“天啊,原来不是只有我没做到”而松了一口气。

又比如,在家带孩子的时间多了,少了来自工作上的成就、观众的肯定,我变得很需要另一半的赞美和关注。虽然我也常对自己信心喊话,肯定自己的付出、照顾自己的情绪,但这跟工作上带来的成就感,以及人际社交的往来,与同事之间互动的满足不太一样……当这些事物全数被尿布、奶瓶、做不完的家事掩盖的时候……

有一天我突然反问自己:“如果婚前我对一个好妻子、好妈妈的想像是如此,那为什么当我像其他网络上、媒体上或身边的妈妈们一样,安于在家庭中相夫教子,洗手作羹汤的时候,我却感到有些失落呢?”

是我比较奇怪吗?

是我比较不适合当妈妈吗?

还是其他的妈妈也会如此,只是你没说我没说,大家都没说呢?(社会叫我们不要谈论这块呢?)

抛开性别标准,问我想问的、做我想做的

婚姻里的夫妻关系,有时很像国与国之间的政Z角力。

双方是否了解彼此之间的文化(个性)差异与需求,将决定关系里的平衡与和平。

二○二一年刚向媒体公开宣布,与先生比尔盖兹结束长达三十年婚姻关系的梅琳达,就曾经在一篇报道里提到,她认为自己全心全力对家庭的付出,并不亚于她先生(比尔盖兹)对公司的付出。

她也曾在二○一九年出版的《提升的时刻》(The Moment of Lift)中坦承,与丈夫同台时,她有时会觉得自己被忽视了,“当我站在比尔旁边说话时,我一直努力寻找自己的声音”她在书里这样描述,“这让我很难被别人听到。”

社会上对于性别,尤其是婚姻中的男女双方总有一套隐形标准。

我们好像无法摆脱对爸爸养家、妈妈顾小孩的潜在期待,而忽略了每个人生来是多么的与众不同:有些人内向、有些人外向,有些人喜欢但不擅长料理家务,有些人则是对事业充满企图心……。

如果能将性别褪去,每个人不再受到传统社会的影响,会不会在外打拼事业的可以是妈妈,在家照顾小孩的是爸爸。爸爸是不是也可以很大方的跟朋友说:“没错,我老婆真的很会赚钱,钱的事情交给她就好了。”

当大部分女性走进所谓的婚姻关系里,成为一个妻子的时候,就算她对家庭的付出是全年无休的,就算她是职业妇女,事业跟先生一样成功,一样发光发亮,但在外人面前、跟先生站在一起的时候,她却总是退居后方的那一位;

大家也还是会说:“女人(太太)就是应该要帮男人(先生)做面子啦!”(难道女人就不需要男人帮我们做面子吗?)

这是一股看不见的氛围,在走进婚姻后,便得为了这个角色多少压抑住原本的自己,可能是对职业的热情、对旅游的狂热、对兴趣的投入……,都得选择性的放下。

但是当我们感觉自己是在“牺牲自己”,成就家庭的时候,当我们不自觉让自己去迎合这套隐形标准的时候,这份伴侣关系就会逐渐失衡。

曾经有一个朋友跟我抱怨:“为什么我跟另一半的财务各自独立、我们各自提拨一样的金额负担家里的支出,但为什么,为什么家事就是不能一人一半,一起分担?”

其实不只女性,社会对于男性也有一套隐形标准

布莱德‧彼特在离婚后接受采访时谈到,他认为自己是一个有“情绪障碍”的爸爸,他不知道该如何主动向孩子表达自己的爱。事实上,我们对于这样的男性样貌也都不陌生,身边或许就有很多同样的例子,像是我们的父亲、兄弟或是丈夫。

他们在社会的传统价值下长大,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告诉他们“男人不能哭”、“男人不能轻易展露情绪”……社会为男性塑造的形象让他们认为自己必须是坚强的、成功的、阳刚的,甚至是不做家事的……。

隐形标准就像一双不合脚的鞋子,但如果那双鞋子是一双人人称羡的昂贵美鞋时,你会选择脱下还是穿上?

一开始,我是不敢脱下的。

虽然卡在鞋子里的脚又肿又痛,我也知道尺寸不对,但当我看到身旁的人都可以继续忍受穿着不合脚的鞋子时,也让我忍不住怀疑自己是不是错了?

直到原本小小的磨破脚皮,到了走路也走不好、脚跟脚趾肿痛难耐时,我才明白一双不合脚的鞋子,外人是看不出来的。在其他人眼中,我就是幸运的穿上了一双漂亮的鞋,看起来一切都很完美,还有什么好抱怨的?

但事实是,脚伤只有自己知道,除非你愿意脱下鞋,否则没人会看见你的痛。

唯有降低对于传统性别角色的期望,我们才能顺应自己天生的性格,让自己处在舒适自在的状态。

   特别声明    本页内容仅供参考,版权终归原著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