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后明白,媳妇不是“抢走”儿子的人!“我随时能把他还给您,但这么做会让您的儿子变得不幸” – 大保社
▼
50后明白,媳妇不是“抢走”儿子的人!“我随时能把他还给您,但这么做会让您的儿子变得不幸”
示意图,非当事人。图/达志
看着孩子长大是一件神奇又有趣的事。想到我也经历过渐渐变成“人”的过程,感觉自己又活了一遍。
小孩子通常在三、四岁的时候上幼稚园,生平第一次踏入社会。从发育过程来说,这个时期的小孩不是真的和其他小朋友玩在一起,而是各玩各的。打开话匣子的小孩看起来好像也会边玩边对话,但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他们都是各说各话,因为这个阶段的小孩还是以自我为中心。
和朋友玩玩具的时候也一样。小孩子还没有让步、分享的概念,所以会对“自己的东西”很执着。有一天,我看到孩子哭闹着不愿意把玩具让给来家里玩的小朋友玩,我很稀罕地想起了婆婆。
看看周遭友人或网友分享的婆媳问题,很多人忍无可忍,最后选择不再和婆婆沟通,这样的情形在现代很常见。例如过节日的时候,只有小孩和老公回婆家。也有比较极端的例子是,老公发现自己母亲的双重面貌,因此加入老婆的行列,站在老婆那一边。
媳妇单方面和婆婆断绝联络,引发婆媳问题,婆婆和老公的关系因此恶化的情况也很常见。大部分的婆媳问题都是起因于婆婆的恶言恶行,所以最后的赢家会是媳妇。如果有小孩的话,更是如此,因为婆婆知道要迎合媳妇的脾气才能见孙子一面。
这些婆婆坚持半年到一年左右,就会隐隐约约地联络媳妇或试图透过儿子恢复关系。被婆家气到咬牙切齿,不惜离婚的媳妇虽然对婆婆失去了信心,但是因为她是孩子的奶奶、老公的妈妈,所以“乖媳妇病”复发,婆媳关系再次回到原点。
短暂的反抗期间享受到的幸福也只是一时的。隐隐约约恢复关系的话,原本的冲突又会不幸地重复上演。所以,虽然说这是媳妇的胜利,但是从长期来看,很难说是取得了真正的胜利。
和弟媳关系不佳的娘亲妈妈,也是在弟媳生小孩后重新联络,不知不觉地恢复了两人的关系。虽然是因为双方有需要、双方都反省过,而恢复了模棱两可的关系,但是以前的冲突不知何时又会浮上台面。
婆婆为什么会举白旗投降呢?少了媳妇的话,这个世界会怎样吗?会有损长辈的自尊心吗?
能让视为自己的一切的儿子展露笑颜的人终究是媳妇,能让儿子少吃苦头的也是媳妇,视为珍宝的唯一孙子的妈还是媳妇。婆婆不是因为明白这一点才投降的吗?要是能早一点明白,该有多好?那家庭里就不会出现流泪吵架的人,而是自然而然地多了一位新的家庭成员。
现在或以后可能会遇到婆媳问题的媳妇们,不要因为觉得长辈难接近,独自承受压力,只会回答“是”。想像看看如果你有一个需要照顾的“四岁孩子”,理解起来应该会简单很多。试想这个四岁的孩子有一个非常爱惜、非常喜欢的娃娃,那个娃娃被突然冒出来的人给抢走的话,小孩子当然会生气,又哭又闹。婆婆就是那个四岁孩子,而媳妇是拿走娃娃的人。站在东西被抢走的人的立场来看,哭闹其实是很自然的行为。
但是,这里有一个误区,那就是“抢”这个字。媳妇不是“抢走”儿子的人。现在是时候告诉那些像被抢走娃娃的小孩一样,生气耍脾气的所有婆婆们一个事实。
“婆婆!人不是我抢走的,是您的儿子选择了我!真想这么做的话,我随时都可以把不再是我老公,而是您儿子的那个人还给您。但是,请您记住了,这么做会让您的儿子变得不幸。”
▼
特别声明 本页内容仅供参考,版权终归原著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