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必这么勇敢,我送你走…”廖辉英照顾家暴夫至他离世:曝临终对话,过去恩怨已放下 – 大保社


“你不必这么勇敢,我送你走…”廖辉英照顾家暴夫至他离世:曝临终对话,过去恩怨已放下

“你不必这么勇敢,我送你走…”廖辉英照顾家暴夫至他离世:曝临终对话,过去恩怨已放下

两性专家廖辉英去年曾吐露被丈夫家暴多次,但丈夫不愿离婚,她忍耐长达40年,她昨上JET“新闻挖挖哇”表示老公因肺腺癌日前离世,享寿79岁,她在老公临终前亲自照顾对方,也让她身形暴瘦,她也在节目中分享与老公最后的对话内容,对于老公对她做过的一切已经放下。

廖辉英说,丈夫在最后的日子相当痛苦,要靠针孔才能排出身体多余的血水,她告诉丈夫“这段时间你非常勇敢,我们也非常积极地希望把你救好,可惜现在事与愿违,如果你有感知死神在旁边,那干脆走吧!你不必这么勇敢,但是你要走的时候,你要等我在你旁边,我送你走。”

廖辉英对丈夫说完这段话就昏倒了,昏倒前她还帮丈夫翻身,她说大概昏倒了10几分钟,“起来我张开眼睛,看他嘴巴开开的,我吓一跳赶快起来,我摸他的头还有余温,刚走不久。”

她也分享丈夫离开后的心情,她坦言没想到丈夫会走得这么快,也心疼丈夫经历了这样的痛苦,即使老公生前有种种不好,但她现在想到的都是老公病榻前的情形,也让在场人闻之鼻酸。

另一章/别再劝“要放手、要放下”!生命过不去的坎、只有自己能跨过,旁人能做的是这个

“……你要做的事情是放手”。

电影《孤味》演出独立抚养三个女儿长大的女主角秀英,再次接到丈夫的讯息是他的死讯,为抛妻弃女多年的丈夫筹办丧事时,还要面对小三出现丧礼的冲击,其中一幕母女四人对话,大女儿阿青激动地要妈妈对多年的纠结放手。

已经三刷电影的杏砚(化名),听到阿青的这一句“……你要做的事情是放手”,斗大的泪珠每次都还是忍不住滚了下来。

多年前杏砚也曾向妈妈说过这样的话,当时她话还没说完,妈妈甩了她耳光,齿间一字一字迸出“每个人都要我放下,有人放过我吗?”这件事变成母女之间碰不得的地雷。

杏砚并不是介意那次的冲突,她知道爸爸当年丢下债务和别的女人跑了,妈妈扛起债务带着她和弟弟,这个痛点谁也碰不得。但她不忍妈妈的人生仿佛冻结在那一刻,只剩下恨意支撑。她好希望晚年的妈妈能够走出来,让自己也让大家都好过。

“可是要她放下,好难! ”,这是杏砚的遗憾。

妈妈的心事是杏砚的心理负担,父亲多年后有和她有联系,也表达对母亲的歉意,只是妈妈不领情。

理智上知道,实际上做不到

“都这么多年了,为什么不能释怀?”,看着他人情感上的卡住,身边的人常会劝对方想开。但是要别人放下不是好难,是根本不可能。

每个人都有自己生命的难处,不是当事人无法感知那有多艰困,也许能够继续呼吸着已经是最大的努力了。

轻率地建议别人放下,不只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说的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隐隐含着怪罪别人的痛苦是自找的责备。

受苦的是当事人,如果放得下、想得开,又何必为难自己。人生要往前走,这些道理当事人理智上都知道,但就是做~不~到。

情绪能真正安抚,理智才能接棒

 

为什么会做不到?

因为,爱啊!恨啊!这些情感上的事情,是情绪脑而不是理智脑在管。情绪脑管辖是人的原始本能部份,当情绪没有降下来,理智是难以有效运作。因为情感受伤而产生种种负向情绪,唯有情绪被真正安抚时,理智才有机会接棒。

杏砚妈妈在情感上被老公背叛伤害,要背负债务养大两个孩子,庞大的愤怒正是她能够不崩溃的保护机制,是让日子能继续过下去的动能。

当身边的人要杏砚妈妈不要再纠结,她的心情有没有被真正理解?尤其,当自己辛苦来源之一的女儿也加入这样的阵营,对妈妈而言,这简直是情感上的背离,难免质疑在女儿的心里,这些年自己都错了吗?

生命的坎,能够放下的只有自己

愤怒有积极的功能,但愤怒过久身心以及生活都会付出代价。如杏砚所描述的,“妈妈的人生被冻结了”,这之后的妈妈有感受过当母亲的愉悦吗?有过幸福的一瞬间吗?这些正是当女儿的希望妈妈能够得到。

只是,生命中所有过不去的坎一样,除非当事人愿意,否则旁人再急,再殷切也没有用,放下这件事只有自己有办法做到。

那身为重要的家人,就什么事情都不做吗?

不是!

就像别人肚子饿的时候,我们无法代替对方感到饱,但可以帮忙递食物给对方,或者告知哪里有餐厅。我们可以在协助对方在放下的历程中,走得顺一点。

换位思考,悲己所悲苦其所苦

以杏砚为例,妈妈没被现实的困际打倒,她撑下来了,让一双子女得以成长完成学业、成家,这些是子女感念的。杏砚可以从表达对妈妈的感谢开始,让妈妈知道她的付出心血没有白费。对人的感谢,对人的在乎,不要以为对方都知道,心里面的知道,和亲耳听到效果是不一样的。

接着,杏砚可以同理妈妈的艰难,把一路以来所见到妈妈的不容易说给她听,问问她何以有能力熬过这些时间?她是怎么办到的?有没有不曾说过的事?有没有感到快乐的一瞬?

父亲所犯下的错误杏砚亦受到影响,杏砚有属于女儿自己的苦,自己的痛,试者把这些心情告诉妈妈。我的EFT(情绪焦点治疗)老师刘婷上课时说:“独苦苦,不如众苦苦”。苦的这种情绪感受,当我们知道彼此都受苦时,反而会形成相互支持的力量,情感连结也会更深。如此,妈妈的冻结状态,有机会开始融解一些些。

人一旦软化,就比较有理智来客观看待情境,也有机会进一步觉察自己的真正的需要,而不是被恨意淹没而看不到其他部份。

爱,一定会带来改变的

觉察会让人发现自己其实有许多的选择,原谅或不原谅都是一种选择,“我的生活,我来决定”这样的主控感,会将人带离开受害者的位置,不再只是耽溺于痛苦的单一情绪。

放下是心理上的与自己的和解,和解需要历程,如果对方做不到就尊重当事人的做不到,先搁着没关系,持续表达对当事人的爱与关心。

爱,一定会带来改变的。

   特别声明    本页内容仅供参考,版权终归原著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