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积19年的钱,花光只需1年!女儿当家教发薪后7件宅配同时上门,母:能怎样,毕竟她花自己的钱 – 大保社


累积19年的钱,花光只需1年!女儿当家教发薪后7件宅配同时上门,母:能怎样,毕竟她花自己的钱

累积19年的钱,花光只需1年!女儿当家教发薪后7件宅配同时上门,母:能怎样,毕竟她花自己的钱

示意图,非当事人。图/达志

还记得《先别急着吃棉花糖》(Don’t Eat the Marshmallow…Yet!)这本书吗?居然已经是十五年前的书了,就算不知道整本书的内容(其实我就不知道),许多人也知道“棉花糖”在这本书中的含义。那是史丹佛大学的心理学者以孩子为对象的一个实验,独自一人在房间时,能够忍住不吃棉花糖的话,之后就可以多获得一个棉花糖;但如果马上把棉花糖吃掉,就不能拿到多的棉花糖。十年后,忍住棉花糖诱惑、多获得一个棉花糖的孩子,比那些马上吃掉棉花糖的孩子更瘦、更会念书,也更成功。这世界上真的有各式各样的实验,更有趣的是,该书作者的理论随着时间推移,又发展出更多样的理论。

有人主张这是“饥饿的孩子跟不饿的孩子之间的差异”,我也这么觉得。是啊,现在就是饿了,又能怎么办呢?也有假说指出在不幸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有些人会出现比较不信任他人的倾向,对于这个假说,我是觉得也不一定吧。

假如让在同一个环境下长大、感情很好的一对姐妹一同参加这场实验,姐姐有可能吃掉棉花糖,妹妹也可能获得两个棉花糖吧?

棉花糖理论的诠释有许多不同的变形,但也有不变的部分,那就是无论对于未来是否拥有幸福的蓝图,瑞玄都会在她想吃棉花糖时,吃掉棉花糖。十五年前第一次看那本书时,我是这样想的,如今更加确信当时的想法。

对于用钱就能换到的“棉花糖”,瑞玄更是不会犹豫,她完全无法抵抗“冲动购物之神降临”,其实我也是。但我的程度永远追赶不上无法承担后果、却毫无防备的瑞玄,不知道瑞玄是大脑内哪个神经传导系统有问题,还是具有凡事顺其自然的倾向。

瑞玄的消费模式都差不多,也很简单,有钱就花、没有钱就不花,这会有什么问题呢?

在瑞玄大学入学之际,我把瑞玄的存折跟印章都交给她,是从瑞玄出生后存下来的钱,大笔的是压岁钱,小笔的是每一次家庭聚会时长辈们给的零用钱,以及各种不会装在“信封”内的钱。因为我很了解瑞玄会如何对待棉花糖,所以我将其中三年到期的定存交给她。

累积了十九年的钱,花光却只需要一年的时间,在有零用钱、又有零星打工的前提下,瑞玄的存折余额始终像无底洞般地干枯。

瑞玄究竟是将钱花到哪里去呢?详细情况我不清楚。如果她狼吞虎咽地将一大笔钱都用尽后,能从中领悟些什么就好,问题是瑞玄并没有从这个经验中学到“半点”东西,总是不断地出错。

每个月拿到零用钱的当天,钱消失的速度有如光速般快速,租屋生活开始时,经常出现好几天没有饭吃、饿肚子的情况;身上真的一毛钱都没有的时候,只能用KakaoTalk 送礼物给自己的方式,送便利商店的使用券给自己用,该说她很厉害吗?不,是很难堪。

我舍不得那样的瑞玄,所以经常会约她在学校附近一起吃饭、给她零用钱。但那些钱当然也不会用在未来的瑞玄身上,因为过去已逝、未来还未知,对瑞玄来说一直都只有“现在”而已。

这种盲目的消费模式会造成多大的问题,其实显而易见。有时她连回家的车钱、到影印店印作业的钱都没有,甚至连生病去看医生都没办法,经常需要我介入处理。

瑞玄住院时,我有了机会和医师谘询关于瑞玄的消费模式。医师说:“零用钱就按照跟瑞玄协议好的金额给她,最好不要再额外给。”还说给零用钱的时候,装在信封里、从皮包掏出来、转帐给她,每个方式都有不同的意义。

瑞玄出院后,我有跟瑞玄就这个问题真诚地聊过,明确地告诉她零用钱就是一个月给一次,不会再给她额外的钱,为了防止她过度消费,我提出了我的方案,再加上是医师的建议,所以瑞玄也没有说什么。

不出所料,没多久之后瑞玄的手机就被停掉,存折余额见底,还好没有外出的需求,所以也不用担心会饿死,却也让她看清了经济上的窘迫。就连硬币都很珍贵的辛酸滋味,比预想中还早到来。

不过医师说得对,经过几个月的时间,瑞玄最终付清了迟缴费用。手上拿了新手机的瑞玄,脸上出现笑容。我以医师的话做为理由,向瑞玄说:“对不起,不能帮你。”瑞玄则说:“妈妈没有帮忙真好,好像自己真的是大人的感觉。”

最近,瑞玄在做美术家教老师,赚些零用钱。就如同发薪日那天股价会上涨一样,宅配的数量也会直线攀升,最高纪录一天曾有七件宅配同时送上门。我虽然还是会叨念,但又能怎样,毕竟她是花自己赚的钱。

如果有人愿意为了未来而忍住不吃棉花糖,那确实很了不起;但如果有人无关乎未来是否拥有,现在就吃掉棉花糖,也不是什么不好的事情。毕竟未来有谁会知道呢?迅速就吃掉棉花糖的那个孩子,长大后也可能是一位令人惊艳的艺术家,不是吗?

   特别声明    本页内容仅供参考,版权终归原著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