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忧郁症患者连亲友都忧郁!心理师教5方法释放负面情绪:设立界线,别忘了照顾自己 – 大保社


陪伴忧郁症患者连亲友都忧郁!心理师教5方法释放负面情绪:设立界线,别忘了照顾自己

陪伴忧郁症患者连亲友都忧郁!心理师教5方法释放负面情绪:设立界线,别忘了照顾自己

芊芊的先生几年前得忧郁症,她耗尽洪荒之力想让他快点好起来,往往不被领情,偶而委屈和他起冲突,却又自责为何要和患者计较,来来回回过程中,芊芊压力山大,开始失眠、食欲变差,觉得自己也忧郁起来。

芊芊出现的恐怕是“照顾者症候群”,这不是正式的医学名词,而是病患家属在长期照顾病人之后,自己本身出现的各种身体与心理不适现象的统称。虽然说,忧郁是一种情绪,忧郁症是病,但忧郁久了可能变成病症,的确不能轻忽,而且长期照顾者确实是忧郁症的高风险群。

不知道怎么做对方才会满意?是许多忧郁症患者家属的困扰,尤其愈亲密的人,愈容易感到动辄得咎。俗话说,关心则乱,愈在乎的事情愈容易失了方寸,像芊芊急着想要帮助先生解决问题,找了很多秘方、也去上成长课程,希望他可以将心情倾吐,常对他说:“有心事要讲出来啊!”

芊芊积极行动,却换来先生的怒目相视,要她不要鸡婆。这些反应让她很受伤,看着先生无力振作,自己又被拒于千里之外,芊芊哭着说:“为什么要这样折磨我?”

说不出的忧郁,引爆生活地雷

芊芊的关怀,先生是知道的,但他也不了解自己怎么一回事,“就是很难受啊,有什么感受好说的?”

有些人比较压抑自己的情绪感受,平时问他们都未必有办法说出来,何况忧郁症成因复杂,有生理、心理等因素,非要强迫他们说出个原因,只会额外造成压力。

忧郁症发作的人本身处于自我价值感低落状态,光是应付自己的情绪已经艰难,又常自责、羞愧自己怎么一些小事也做不好。尤其,传统教育要求男人刚强坚毅,要向他人呈现脆弱一面是不容易的事情。对于太急切的关心,要嘛假装自己没事,不然就是直接发火,拒绝身边人进一步的“逼近”,芊芊的先生就是一例。

关心不对,不关心也有错,屡屡被拒绝的家属,会觉得生活处处是地雷,任何话题与事情,都能够引爆情绪。

每个人对关心的感受的不一样,芊芊需要的是比较亲昵的关怀,但先生想要的是被“正常”看待,不要太聚焦在要他改善“问题”。如果芊芊可以先询问先生希望她怎么做,也许两人可以少受一点苦。

陪伴的“三不原则”,照顾不踩雷

关怀、倾听、同理、陪伴,是患者良药,但陪伴时要注意“三不原则”:

1、不要给建议

患者是受苦的当事人,能试的方法一定都试过或想过,旁人建议是他知道但做不到的,过多建议只会制造当事人压力,让他们更加沮丧;可用邀请取代建议,例如将“你应该要多运动”,改成“我们要不要一起出门走走”。

2、不要提出批评

不要对患者说,“你就是太容易钻牛角尖”、“你就是太好命”、“知道家人有多担心吗”这些批评的话,批评只会让患者觉得不被理解,会觉得更孤独,也会加深自我厌恶。

3、不要做比较

不要拿别人例子,意图用“激将法”刺激患者;不要说别人有多惨,还不是乐观又坚强。痛苦无法比较,何况多数时候患者就是因为过度努力、过度自我要求,才会受不了。

照顾好自己,避陷入恶性情绪漩涡

陪伴忧郁症患者,自己长期在低气压的情境里也很耗能,虽然知道对方不是故意,但有时也跟着起冲突,或遭遇耐心用尽的挫折,让人陷入低潮,演变成彼此的恶性情绪漩涡。所以,陪伴者一定要注意也要照顾自己:

●辨识自己的压力临界点,一旦意识到身心濒近临界点时,一定要求助,避免陷入恶性压力。

●忍不住发脾气之后,不要被罪恶感吞噬,一昧自责自己不体谅对方。人不是机器,难免会有情绪,过多的自责对彼此都没有帮助。

●寻找支持资源,建立自己的支持系统,让几个朋友了解你的处境,可以让你倒倒心情垃圾。

●养成照顾自己的习惯:运动、写心情日记、接近大自然、瑜珈、冥想、按摩、与朋友聊天、与宠物玩…,这些是我用来照顾自己的方法,对我有显着放松效果。

●接受自己的能力是有限的,医疗交给医师、心理师等专业人员接手,复原的速度或快或慢,再关心也无法为患者负全责,专心做好陪伴已足够。

   特别声明    本页内容仅供参考,版权终归原著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