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岁大男生,却只有40公斤!肠胃科医师图解:仔细检查揪出发炎性肠道疾病 – 大保社


20多岁大男生,却只有40公斤!肠胃科医师图解:仔细检查揪出发炎性肠道疾病

20多岁大男生,却只有40公斤!肠胃科医师图解:仔细检查揪出发炎性肠道疾病

示意图,非当事人。图/达志

“我永远记得,他来就诊的时候,已是二十多岁的大男生,却只有四十公斤而已!”高雄荣民总医院胃肠肝胆科蔡骔圳医师回忆,“他已经反复腹痛达5年之久,经常腹泻、甚至有血便的状况,后来因为克隆氏症导致肠道狭窄,只好接受手术切除部分肠道。”

“手术后他可以吃东西,营养吸收比较好,也持续接受生物制剂治疗。”蔡骔圳医师说,经过稳定治疗半年后,病友的体重就慢慢恢复,现在已经有七十几公斤,也能够回到职场,担任工程师的工作。

腹痛腹泻出现这3点,可不是肠躁症

 

发炎性肠道疾病是自体免疫疾病,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对个人、家庭都是很大的负担。常见症状包括腹痛、腹泻、解血便、解黑便、体重减轻等。

很多人会问,“我常常拉肚子、肚子绞痛,到底是肠躁症?急性肠胃炎?还是发炎性肠道疾病?”

蔡骔圳医师解释,肠躁症也会腹痛、腹泻,但不会出现血便、发烧、体重减轻。至于急性肠胃炎,可能是吃坏肚子,持续个二到三天,通常不会超过两个星期;如果是长期反复腹泻、腹痛,超过一个月以上就需要小心关注检查。

发炎性肠道疾病不是肠躁症

发炎性肠道疾病会造成很多棘手的并发症。蔡骔圳医师说,发炎性肠道疾病可分成“溃疡性结肠炎”与“克隆氏症”,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会常常解血便,而导致贫血、头晕、呼吸喘,若发炎太厉害,肠子越胀越大,甚至穿孔、破裂。长期关注的结果显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罹患大肠癌的机会是一般人的20至100倍。

克隆氏症因为侵犯到小肠,所以常常营养不良,包括维生素B12、铁质等营养素的吸收都会出问题,营养不良也会导致贫血。患者的肠子在反复发炎之后,容易产生狭窄、穿孔与瘘管,罹患癌症的风险也会增加。

“因为发炎性肠道疾病的并发症很多,所以我们希望能够即早诊断。”蔡骔圳医师说,“如果能早点诊断,适时使用适当的药物,可以减少并发症的产生,降低接受手术的机会。”

病情不单纯,平均两年才确定诊断

 

临床上需要搭配多种检查,才能诊断发炎性肠道疾病,蔡骔圳医师说,抽血检查可以评估CRP、ESR等发炎指数;影像检查包括消化道摄影、电脑断层、核磁共振等,可以评估是否出现狭窄、穿孔、瘘管等并发症。
因为是肠道疾病,一定会做内视镜,检查大肠病灶,可以做大肠镜、乙状结肠镜;检查小肠,可以做小肠镜、胶囊内视镜,帮助评估肠道发炎的情形。

小肠检查有很多种,常见的是钡剂摄影,看看是否有狭窄、扩张的状况。如果怀疑有病灶,可考虑做小肠内视镜,例如气囊辅助式小肠镜,可以进入小肠观察,若看到病灶可以直接做切片。若不想做小肠镜,可以吞胶囊内视镜,有助评估小肠病灶。假使胶囊内视镜有发现问题,还是要做气囊辅助式小肠镜进去做切片,才有办法确诊。

由内视镜取得的切片,会交由病理科医师检查,看看是否有发炎性肠道疾病的特征、是否合并其他感染、是否有癌化的现象。

仔细检查找出发炎性肠道疾病

从诊断到后续的关注都会使用这些检查工具,蔡骔圳医师说,有时候也可以简单的验个粪便,从粪便去检验发炎指数,称为“粪便钙卫蛋白(Fecal Calprotectin)”。

“发炎性肠道疾病其实不容易诊断,从开始出现症状到确诊,平均大概是两年,最长我遇过有五年才诊断。”蔡骔圳医师说,“曾经有患者做过9次胃镜、4次大肠镜,都没有找到原因,后来因为肠穿孔,紧急开刀手术后确诊是小肠克隆氏症。我们希望能够让确诊的时间越短越好,目标希望在一年以内。因为肠道持续发炎,会反复结痂、结疤,累积久了就容易狭窄、穿孔,而需要接受手术。如果能及早诊断,及早治疗,可以减少并发症,维持患者的生活品质。”

善用生物制剂,帮助肠道黏膜愈合

 

蔡骔圳医师指出,发炎性肠道疾病的传统治疗包括5-ASA抗发炎药物、类固醇、免疫抑制剂等,若治疗成效不如预期,便会使用生物制剂。

急性发作的时候,可能使用类固醇控制发炎,蔡骔圳医师解释,类固醇不会长期使用,我们希望能够在短期内把类固醇停掉,避免月亮脸、水牛肩、水肿、容易感染等副作用。长期而言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帮助维持病况稳定。

若传统药物反应不佳,或是常常反复发作的时候,便会使用生物制剂,蔡骔圳医师说,目前生物制剂有好几种,我们可以粗分成两大类,有一类是抑制细胞激素,可于全身发挥作用,例如抗肿瘤坏死因子制剂或抗介白素12/23制剂;另一类为淋巴球迁徙阻断剂,是肠道专一型,只针对肠道黏膜上的受体作用,可于肠道发挥抗发炎的作用。

“全身型生物制剂能够同时改善肠道发炎与肠道外症状,肠道专一型生物制剂只作用在肠道,全身性副作用较少,可以减少感染症,例如B型肝炎、结核病的复发,也比较少癌症的风险。”蔡骔圳医师分析,“临床上会根据患者的年纪、身体状况、肠胃道症状的严重度、是否有肠道外症状,如关节炎、血栓、皮肤症状等,来选择合适的生物制剂。”

积极治疗发炎性肠道疾病

生物制剂除了可以改善症状,也有助于达到肠道黏膜愈合,蔡骔圳医师强调,千万不能在症状缓解后就擅自停药,我们的治疗目标是达到肠道黏膜愈合,以减少肠道狭窄、穿孔、瘘管等并发症,且减少需要手术的机会。

发炎性肠道疾病在中国台湾目前属于重大伤病,病人大部分是年轻人或中壮年人,克隆氏症的发病年龄大概都在15至20岁左右,溃疡性结肠炎大概都40至60岁左右,既影响生理,也会影响心理。但是只要好好控制、关注,生活也可以跟一般人一样。

贴心小提醒

 

日常生活中,患者一定要维持健康生活型态,正常作息、避免熬夜、规律运动、戒烟、戒酒。蔡骔圳医师提醒,饮食方面要吃新鲜食材,尽量避免加工食品,因为发炎性肠道疾病跟饮食、环境有关,过多添加物可能会增加发炎性肠道疾病产生的机会!

   特别声明    本页内容仅供参考,版权终归原著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