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后,请把焦点回归自己身上!整理不必要的关系,让生活变得更加轻盈 – 大保社
▼
40岁后,请把焦点回归自己身上!整理不必要的关系,让生活变得更加轻盈
小时候,不,直到三十几岁为止,我还经常做着踏上旅途的梦。出门应该会有目的和理由,但梦中的我却不知要前往何处,也不知道原因,就只是一直在路上,朝着某个方向前进。虽然极少数的情况下梦中会有同行的人,但大部分都是独自上路,过程中会碰上路障,也会遇上必须跨越死亡的关口。
不过讽刺的是,现实生活中我不曾独自一人去旅行,当然我曾只身去拜访熟人,但不曾有过离开家门到回家前都孑然一身的旅行。生性胆小又是路痴的我,迄今仍然十分羡慕一个人说走就走的旅行,而这样的我,在梦中却独自踏上了旅程。踏上旅程,意味着展开新的际遇、创造全新的故事;为此,必须先摘下面具。
这里说的“面具”,可以分成两种:“别人眼中的我”以及“自己眼中的我”;摘下面具,代表的是跨越这两种“我”。
摘下“别人眼中的我”,是指摆脱过去代替我的姓名、像标签般如影随形的“角色”。摆脱社会价值观造成的刻板印象固然重要,但走出“想在社交网络上呈现给他人看的面具”更为重要。因为,在互相比较、包装自己的过程中获得的满足并非自尊感,而是忧郁与空虚感的另一面。
“自己眼中的我”,则是不知从何时戴上、自己却最熟悉的面具,也就是自行定义的“我”;换句话说,就是“关于我”的个人刻板印象。你可以检视一下,是否曾用“聪明”、“有智慧”、“单纯”、“愚昧”、“懒惰”、“勤奋”等这些形容词来界定自己,这就是个人刻板印象。
没有任何“自我”是从一开始就始终如一的,但人们却相信,无论面临什么样的情况,都存在着一个具有一贯性的“自我”,不会根据面临的情况、角色、情绪与需求而改变。
不过心理学认为,“自我”其实是由许多面向组成的复合体,我们拥有的只是根据状况而弹性变化的“自我”罢了。
所以唯有我们能以不同的方式接受并整合“自我”的多样化,我们才会对自己更有信心,自尊也才能提升。
许多女性不懂得如何珍惜、尊重自己,也许是因为忽视“自我”与个性的多样化,更有利于适应这个世界。或者说,因为我们更喜欢一致性,无论积极或消极、无论是否画地自限,我们都不想面对多样化的自己可能带来的矛盾与混乱。然而,若是作茧自缚、拒绝变化,不仅无法看到具有更多可能性的自己,也会与发挥、扩张自我价值的机会擦身而过。
人生如戏,许多时候必须戴上面具配合扮演的角色与情境,但不能因此将这些面具错认成本来的“我”。荷兰社会心理学教授詹斯.佛斯特(JensFörster)就建议,假如有人想要好好了解自己,可以试着到国外长期生活。
他原本住在德国,后来搬到荷兰,一年后的某个早晨,他突然发现自己正在制作午餐便当这个他二十年来一次也没做过的事。荷兰人的午餐,通常是吃从家里带来的面包和一杯酪浆(Buttermilk),所以他无形中已适应了荷兰的习惯。人类快速的适应力,显现所谓的人格并非铜墙铁壁般牢不可破,相反地,它是瞬息万变的。
我在内地的时候,常常看到一群人在空旷广场或公园官方跳舞。起初只是感到相当神奇地在一旁看热闹,但等我回过神来的时候,我已经加入他们的行列,情不自禁地跟着手舞足蹈。此外,我也常看外国朋友买菜,看懂了他们惯吃的食材与料理方法后,让手艺差的我也挽起袖子,为这些朋友们做韩国菜。我没想到自己会喜爱如此多元的交流,也喜欢上与他人见面。
原来,那个“生性胆小、小心翼翼的郑教暎”,不过是“我眼中的自己”罢了。
为了与他人建立关系,或是吸引某人关注,我们彼此会戴上、摘下无数个面具,甚至连自己戴着面具都没察觉。
四十岁的人际关系亦是如此。尽管现在与你建立关系的所有人都很珍贵,但有时必须果敢地整理阻碍我们成长的关系。
年轻时,需要与形形色色的人交流来增广见闻,但四十岁以后,强求关系反而会阻碍成长。就像净身会让身心感到神清气爽,整理不必要的关系,也能使“四十岁”变得更加轻盈。
尽管和所有人友好的想法,起初就知道不可能且不切实际,那何不直接放下这个念头呢?人际关系没整理,就如同把没有穿也不知何时会再穿上的衣服,堆放在衣柜多年一样。远离那些碰面时让你感到不愉快或不自在的人吧!
四十岁的能量应该投入在能够提升生活意志的方向;假如每次碰面时,总觉得能量被剥夺且情绪低落,那就有必要将此视为消耗性的关系。如果有人符合这种情况,不必感到绑手绑脚,请与对方保持适当距离。
在你身上,至今尚未发现的“我”会是什么呢?如果认为自己与众不同、坚信固定不变的风格最像自己,一方面却又说要寻找自我,这无疑是最愚昧的。当崭新的经验到来,自己的行动、个性、才能与喜好都会经历变化;你必须打破“不会改变”的想法。如果一直坚持“我就是这样”、被困在刻板印象的面具中,那么你从过去至今的故事就会被覆盖。
试着钜细靡遗地写下来吧:假如我是一位作家,会让什么样的人物在人生这部作品中登场呢?
十句金句:
1.四十岁最大的好处是,想开始做某件事不需要名分或正当理由。
2.想活出成熟的人生,要把人生的焦点回归自己身上,修剪自身对外的期待与对爱的渴望吧!
3.打破“妈妈”或“妻子”这些名词、活出属于“我”的人生,必须挣脱熟悉的怀抱,拿出勇气去探索心动的行动。
4.四十岁以后,强求关系反而会阻碍成长。就像净身会让身心感到神清气爽,整理不必要的关系,也能使“四十岁”变得更加轻盈。
5.远离那些碰面时让你感到不愉快或不自在的人吧!四十岁的能量,应该投入在能够提升生活意志的方向。
6.当崭新的经验到来,一个人的行动、个性、才能与喜好都会经历变化;你必须打破“不会改变”的想法。如果一直坚持“我就是这样”、被困在刻板印象的面具中,那么你从过去至今的故事就会被覆盖。
7.走出习惯的陷阱,过真正想要的人生,就要找到内在的光芒、潜力、强项与价值,并将之发扬光大!
8.大部分非做不可的事,都是我们自己定义的,常常是出于下意识与习惯性的行为。
9.比起非做不可的事,更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在想做的事情上。要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导者,放下必须面面俱到的想法,才能开创健康幸福的人生。
10.做可以独力完成的小事,就能够让日常生活换气。
▼
特别声明 本页内容仅供参考,版权终归原著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