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竟说还钱像赔钱,有吃亏感觉!1故事体悟:付出可以,但别心念对方会不会回报,太在意只徒增痛苦 – 大保社


他竟说还钱赔钱,有吃亏感觉!1故事体悟:付出可以,但别心念对方会不会回报,太在意只徒增痛苦

他竟说还钱像赔钱,有吃亏感觉!1故事体悟:付出可以,但别心念对方会不会回报,太在意只徒增痛苦

示意图,非当事人。图/达志

“你得到了多少爱,等于你付出了少多爱。”(The love you take is equal to the love you make .)

这是披头四歌曲<The End>的一句歌词。没错,你付出多少,才会得到多少,爱是如此,友情、友善、善意也是如此。

这句歌词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话,但它也过度理想化,毕竟人生中无论我们给再多也得不到回报的事,实在不计其数。

几年前某个朋友讲了一句令我大为吃惊的话,他说还钱就像是赔钱,有种吃亏的感觉。

从此之后我就刻意避开这个人,因为我自己也借钱给他人, 就连我身为债主,别人准时还清我都还会不好意思,仿佛跟人伸手拿钱一样,所以我实在无法理解这个朋友的心态。

人的想法如此不同,又怎么能期待付出多少就能拿回多少呢?

倒不如换个想法,我给别人一,不见得就能拿回一,有可能大于一,可能什么都拿不回来。

只要秉持这个原则,就能少一点失望、伤心或怨恨。此原则再进一步,就是更高层次的人际关系法则了。付出可以,但别心念着对方会不会回报你。回不回报操之在他,太在意只是徒增痛苦。

我的人际关系首要原则就是“尽人事、听天命”,我做好自己该做的, 剩下的就交给命运了。

人际关系不像数学,它很难找到公式去推算下一步,但是人们以为人际关系存在着秘诀,只要找出它,人生就能畅行无阻。

真正有用的人际关系法则,其实出自于专业设计的心理实验结果,但一般人不太容易获得这类资讯,反而容易在一堆无用的假资讯里迷失,而错过了真正有用的资讯。

即使是大型书店也不例外,你很有可能被书架上琳琅满目的非专业丛书吸引,进而被坑了好几百元。

就算你接触的是正确资讯,通常实际执行起来也不容易,因此若非该领域专家或世界顶尖学者的研究结果,建议别轻信。

有同理心,讲出来的话才动听

在此介绍一个可信度还算高的人际关系法则:懂得施予的人,会比觊觎他人所有或斤斤计较的人更容易成功。

但是这里不是要你当凯子,被削光才后悔莫及,而是适当合宜的施予,懂得判断该施予的对象、东西和程度。然而,难就难在这一点,我们绝不可能看几页书就懂得如何适当施予,因为它必须同时运用智慧、同理心和情绪智商等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你必须先能察觉人际间的关系变化,并且具备高度的同理心,能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同时,你还得拥有流畅、动人心弦、正向激励的表达能力。“施予”不是己所欲施予人,而是给予对方想要的东西。

了解“成功属于懂得施予的人”这项法则,我们还不见得能马上运用它, 更不用说坊间既无科学统计又欠缺心理学支持的“人际关系秘诀”了。胡乱出招只会下场难堪,我相信你一定实际看过不少,也听过不少这类的失败经验谈。

举个例子,你可能听过“权威说服术”,假设有人这么说:“之前《华盛顿邮报》不就有篇报道吗?它说这是错的。” 

虽然这句话运用了书里教的说服技巧,却很有可能被认为是在显摆学识,反而给人不好的印象。与其如此,倒不如这样说:“虽然不太肯定,但我认为不是这样。” 

这样讲不但能说出自己想说的,还能在对方心中留下好印象。

   特别声明    本页内容仅供参考,版权终归原著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