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买房、买车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父母却将财产全给弟!即便不被爱,也别忘记爱自己 – 大保社


自己买房、买车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父母却将财产全给弟!即便不被爱,也别忘记爱自己

自己买房、买车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父母却将财产全给弟!即便不被爱,也别忘记爱自己

让孩子嫉妒的不是物质,而是爱。

但是爱是不能强求的,意识到这点之后,有些孩子就放弃了。

因为疫情,和停课在家的孩子相处时间变长,不可避免地,会想起很多自己还是孩子时的事情。

以前家里有订报纸,每个周末会有作家小野,分享自己家庭生活的文章。

我很喜欢,所以每次都会在周末早上念出来给家人听。

当然,当时的我不知道,爸妈应该就像现在的我一样,多半是抱着没什么兴趣,但被迫听小孩说话的心情去听的吧!

为了不让小孩觉得爸妈都不在乎他的心情, 做爸妈的有时要拿出各式各样的演技,例如:对于兴高采烈想和父母分享事情的孩子, 必须表现出“听得津津有味” 的感觉。

顺带一提, 排除那些真的打从心里喜欢听孩子说话的父母,我想世间的父母,也是有演技拙劣和精湛的差别。

不过那不重要, 重要的是“ 孩子说, 爸妈听”,我有这样的印象。

除了念出报纸上小野又说了什么以外,我还会把报纸很珍惜地剪下来收藏。

有一次,还没剪的报纸被哥哥拿去画得乱七八糟。

我有没有哭已经忘了,但总之是非常生气,而爸妈也责备了哥哥,问他“为什么要做这种事?”而他到底是嘻皮笑脸还是一脸后悔,我也已经忘了。

过了二十几年之后,身分从父母的孩子变成孩子的父母,我突然想起这件事情,然后有了新的领会:为什么会做那样的事情?哥哥的心情,应该是出于嫉妒吧?

对于能够博取父母的注意力,在讲故事的当下,和父母形成某个别人暂时打不进去的小圈子,身为另一个孩子自觉被冷落,很自然会嫉妒。

因此,想要破坏那样的愉快时光,希望爸妈把注意力转回自己。

有的孩子是即使是不好的关注也比没有的好,于是就会故意捣蛋;也有的孩子则会更努力地表现好的一面。

但无论如何,我想孩子对手足的嫉妒心,都是出于对爱的渴望。简单来说,身为孩子就是会想独占父母,获得更有安全感的爱。

但更进一步想,这种对爱的独占欲,或许即使长大成人了,也还是一样吧!

我在想起这段回忆时,也想起了朋友的事情。

被父母认为比较独立的孩子,内心可能更孤独

 

朋友身为家中的长女,一直被用比较高的标准加以要求,反观父母对弟弟却从来没有这么多意见。

她出社会之后房子是自己买、车子也是自己买;而弟弟呢?拥有的都是父母给的,父母甚至连周末也会去帮忙弟弟打扫、帮忙带小孩什么的。

爸妈给她的理由是:“你比较让人放心”、“你就是比较独立,会自己照顾自己”。

虽然弟弟也早就成年甚至结婚成家,但爸妈对他,那份仿佛对待年幼孩子的疼爱却丝毫不减。

“做得好的人得到的关注,好像比不上做不好的啊……”她在说这件事情时,脸上浮现的是苦笑和寂寞的神情。

和其他因父母重男轻女,而明显得到不同待遇的朋友不同,她的父母非常希望孩子能感觉“ 公平”, 所以每次见面就会强调:“ 以后我给你弟弟什么,也一样会给你。”话虽如此,还是知道父母私下给了弟弟很多东西,而她也没有和父母提出什么要求。

我说“ 因为你一直都是乖的, 爸妈都会比较注意不乖的那个吧。”

“但是现在不乖也来不及了吧。”她开玩笑地说。

依我对她的了解,比起像弟弟那样受父母照顾,她其实觉得自己的独立是比较好的,所以并不是在价值观上,真心羡慕可以依赖他人的人。

但就是在父母对弟弟付出的关爱,明显比她多的时候,还是会感到失落, 好像内心深处, 还是有着希望能依赖父母的渴望。

这种依赖不一定是现实的、物质上的依赖,而是感情上的。

通常,被要求独立到某种程度的人,会觉得在对方面前不被允许表达脆弱,或是表达了也不会被接住而是会被否定。这种在对方面前,只能表现自己坚强一面的感觉,会让人觉得自己和对方的关系并不完整,好像不能坦承真实的内心。

“只会说什么以后财产会分一样多给我,但是只要他们对我好一点,一毛也不给我也没有关系啊。”

如果是不了解她的人,或许会觉得她只是嘴硬,但是我完全能明白她的心情。

从他人身上得到的感情,不能期待绝对公平

 

有些父母认为, 物质的分配一人一半, 给完全一样的“ 量”就是公平。毕竟在过去,传统的家庭还会因为性别、出生排行等,给儿子女儿或长子完全不同的比例, 所以现在“ 每个孩子都有一份”,被认为是很重要的。

但是不知为何,即使物质上做到公平的家庭变多了,孩子却还是能够说出“父母比较偏心谁”。我想,那就是因为爱是一种很重视感觉、无法完全被量化的东西。

父母和谁相处时有快乐的笑容、对谁说话和颜悦色、对谁的不成熟更能包容,这些东西外人或许看不出来,但身为子女,应该都可以很敏锐地察觉到吧!如果是自己犯错,不知道会被责备得多惨,也可能会被舍弃,但是当另一个手足犯了同样的错误,父母就像在强调“孩子一辈子都是父母的责任”一样,用“真拿他没办法啊︙︙”的态度去帮忙善后,甚至是袒护。

我常常在想,被父母认为“正确地长大了”的孩子,比起一直长不大、让人操心的那个,好像总是得到父母更少的爱。

因为说到底,爱就是一种感性的、无法用理智去控制的东西。

理智上觉得孩子长大独立很重要,但感性上,有些父母非常依赖孩子。当不够独立的孩子对自己撒娇,自己就能满足“想要被依赖”的心情。很执着要在物质上“一人一半”的父母,是不是内心自己也察觉到,非物质的部分不可能公平呢?但是,在物质上能做到公平,是不是已经很好了呢?还有更多人在对待孩子的时候,是连物质上的公平都做不到呢?

在我看来,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的那种父母的爱, 好像是一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东西。

即使想抗议父母偏心、对手足永远比对自己好,但仔细想想,比起在孩子还小时不闻不问,只在孩子成年后,对孩子需索无度的那种父母,自己的待遇或许也不是最糟糕的。

和朋友在聊这类话题时, 总会想着这种拿别人来比较, 来开导自己的做法好像不太好,但是任何事情一旦牵涉到家庭和感情之后,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又好像没有在精神上更超脱、更能让人彻底放下的做法了。只能去想人生本来就是不公平的,即使是同一对父母的孩子,也不一定能得到和手足一样的父爱或母爱,每个人想要的那种待遇,好像总是会有些理想和现实的落差。

所以,放不下,或许只是对自己的为难。

父母要为孩子付出多少、怎么付出,比较喜欢哪一个孩子,那都是父母的选择,而不取决于孩子的努力。

感情的事情本来就不能强求,无论是亲子还是伴侣,皆是如此。我们能做的好像只能认清“要不要爱”、“怎么爱”都是对方的自由。

而我们能努力的,是不要因为不被爱这件事情,而再给自己更多的责难。要对自己说,即使不被对方所爱,也不要忘记爱自己。

亲子关系的失落,会衍生为亲密关系的课题

 

讲到偏心会觉得可怕,是因为自己也是父母,会担心自己是否会在无意间,也让孩子觉得父母偏心了呢?但比起物质上的公平,我更重视的是相处的态度。

到了一定年纪,只要好好沟通,孩子其实都能理解父母在物质给予上,可能会有所差异;有时候就是没办法每个人都得到一模一样的东西,也会有需要他们彼此分享的时候。

在我看来,父母对孩子的不同态度、相处时的表情,才是最让孩子耿耿于怀的。

所谓的成长,或许也包括了回顾自己和父母的相处之后,更明确地知道了自己渴望的是什么,并学习放下无法操之在己的部分,努力不让自己童年的失落,影响到自己未来的其他选择吧!

比起谈教养,去提醒父母要公平地爱每一个孩子,我更想谈的其实是这个,就是:怎么样不让亲子关系的失落,变成未来亲密关系的课题。

没有被无条件地爱过,就容易失去自信

 

因为是好孩子, 所以一直得不到父母的关注, 或者说, 得不到父母包容的那一方,其实在感情上,也会有患得患失的倾向。

因为从父母那里所得到的一切都是努力得来,反而不知道如何放松自己,去体会“没有条件的”爱情。

为此,心里就会产生矛盾,在关系中,明明希望对方不是因为自己“很好”才爱着自己,怀疑那不是真实的爱,却还是努力想要“做到更好”,觉得唯有如此,才不会失去对方的认同。

也就是说, 有一种“ 只知道用这种方式争取爱”的感觉;在亲密关系、家庭关系中,都不知道怎么放松,只知道埋头努力。

因为这样的孩子知道, 做一个好孩子, 就能得到父母愿意给一个好孩子的“爱”;虽然觉得那样的爱有所不足,却也不知道什么才是对的。

长久以往,当身上的角色越来越多,就会变成在交往时想做个好女友、婚后想做个好妻子,甚至是好媳妇。

有了孩子之后,更想做一个好母亲。

总之这一切的“好”,都是为了证明自己有“被爱的价值”。

比起一直都我行我素,却从来没有失去过父母善意的孩子,那些过得像拼命三郎,什么都要求自己要“做到好”的人,其实就是这样被造就出来的。

因为从小到大只要他们不够完美,父母就会把该给的爱收回,让他们也不太敢去尝试, 该如何在关系中, 先大声主张“ 这就是我”。

更甚者, 正因为他们在内心深处有着“ 只要我不够好, 别人就不会爱我”的恐惧,所以更容易就会选了和这样的猜想不谋而合、时刻会用“你这样,我要怎么爱你”来威胁对方的伴侣。

最终,那些做自己的愿望,和单纯只是做自己就能被爱的那种期盼,会被这样的对象彻底摧毁,走上只能一直忍着疲惫、看不到尽头、不断努力的道路。

爱自己,就是接受自己真实的模样

 

在我看来,能对自己的内心恐惧有所察觉,比什么都还重要。

要知道自己的努力是出于对未来的向往,还是出于童年时期只要自己不够好,就可能被父母舍弃的恐惧。

我们都应该放下“爱就是条件交换”这样的误解,肯定自己存在的价值;因为真实的爱,本来就不是因为你够好才给予的。

有人说成长就是学会了不再怪罪父母, 能意识到“ 父母其实也是凡人”,但我觉得,光做到这样还只是一半。

但说实在的,连这一半都要十分费力才能做到,因为在我们心中,可能都已经存放了很多“父母不应该这样”的想法,比方说父母“不应该偏心”、“不应该言行不一”、“不应该不爱孩子”、“不应该只想着自己”等应然的观念,这些观念,会让我们很难去承认父母就是凡人。

所谓凡人,就是会做出很多原则上不应该、但其实只有圣人才能百分之百避免的事情。

话虽如此,当自己有不被父母所爱的感觉之时,要平心静气地去接受父母也是凡人、对孩子的爱也有偏好,而且自己刚好是不被偏好的那一个,说到底,其实并不容易。

所以,在挣脱原生家庭影响的路上,光是走到“认知”的这一步,就要突破很多障碍,更不用说后面还有承认和放下。

承认自己是比较不被爱的那一个,放下“要更努力去争取爱”的想法,重要的不只是在做孩子的时候,停止争取父母的爱,还包括在面对亲密关系时,也要放下“努力争取”的念头。

那种明明就是我对他/ 她更好、明明就是我比较爱他/ 她,为什么却事与愿违的纠结,就是误解了爱的本质。

以为爱就是要非常努力地去争取,就像一场比赛,只有证明自己比别人更好、更努力,才有资格得到的东西。

接受爱、得到爱,其实是一件自然的事情

 

如果在一段关系中,一直感觉到如果自己不够好,这份爱就会失去;有这样的恐惧时,或许就是该适时停下来,检视自己内心,是否有过去没有痊愈的伤口。

我认为,过去的亲子关系、父母给我们爱的方式,会间接影响到我们认为“爱”是什么。

在父母那边无法得到包容,可能会让人更努力地想要从伴侣身上获得弥补,但是问题从来不是“你还不够努力”,或者是“你不够好”,而是你不够爱自己。

你不觉得平凡的自己是可爱的,没有自信用原本的样子去得到爱,无法相信不够好、不够完美的一面即使呈现出来,也会有人能接受和包容。

为此,如果想要打破这样的观念,一开始需要改变的就是自己对爱的感受和认知,别让自己一旦踏入感情,就掉回原本的窠臼:陷入越努力、内心越空虚的恶性循环。

即使父母没有给过你无条件的爱,总是否定你不够好的一面,也要相信这个世界上,一定有人能接受真实的你。

只是你必须转移目光,让自己看见和父母不同的对象,才可能体会到那种你过去未曾得到,但确实存在的,一种令人安心的感情。

说到底, 在亲子关系里有所失落的人, 如果真的有什么需要努力的,那就是努力放下“自己不够好”的感觉吧!虽然“努力放下”听起来就有点自相矛盾,好像越是努力,只是越证明了放下这件事情有多难,但是,至少要有意识地提醒自己。你已经很好了,真正爱你的人,会爱你真实的样子。

   特别声明    本页内容仅供参考,版权终归原著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