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那个意思…沟通到最后常常变吵架?切记“一件事”不要做,别让情绪毁了谈话 – 大保社


我不是那个意思…沟通到最后常常变吵架?切记“一件事”不要做,别让情绪毁了谈话

我不是那个意思...沟通到最后常常变吵架?切记“一件事”不要做,别让情绪毁了谈话

倾听是要敞开心房,全面接受对方说的话。不要听到对方说的话或看到对方的态度,就感情用事的反驳,而是要感受对方的心情。这才是倾听的真意。

然而,绝大多数的人若觉得对方说的话对自己不利,就会立刻加以否定,试图纠正对方的错误。

为了了解对方,必须问问题。一旦变得很会问问题,确实能更深入了解对方,也更容易让对方了解自己在说什么。

然而,光问问题,可能会落得“我明白你在说什么,对内容也不是完全不感兴趣,只不过……”的下场。

另外,听对方回答时,经常有人会打断对方,提出否认、反对的论调,这样也不好。不只对方,看在旁人眼中,也会对你产生非常不好的印象。造成的伤害远远超乎你的想像。

就算你反驳的内容合情合理,很自然的否定,看到你这样的应对方式,对方或旁人的内心会产生比大脑理智更强烈的反应。

此举无疑会扩大彼此情感的落差。

首先要记住一点,那就是即使听到一半,产生“你说的不对”“我的意思不是那样”的情绪,也不能说出口或表现在脸上,无论如何都必须先听对方把话说完。

我经常可以看到好不容易提出好问题,却因为听的方式不对,而让对方失去信任的惨案。

误会、曲解、会错意在所难免。重点在于一面倾听情感的落差,思考这个人为何会这么想,探究他这么想的意义何在。

虽说都是“表达”,但每个人的状态都不一样,可以分成以下四个阶段。

①听懂意思(理解)→②对内容产生兴趣(共鸣)→③听进去(接受)→④展开具体的行动(双方一致)

尤其是商务上的场合,绝不能只有①和②,一定要到④的阶段才算达成目的。说话的人,也就是你自己,必须让对方不只大脑理解,内心也产生共鸣。

这里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倾听对方说话的方法。不只是听,要“听进去”。当对方觉得“这个人确实有当一回事的在听我说话”,才会开始产生信赖关系,这时才能得到对方的理解与共鸣,稍微消除情感的落差。

假设你已经尽量简单明了的说话、想方设法的表达了,但是一问之下,对方不仅完全没理解你的言下之意,还提出令人难以接受的反驳。

“我不是那个意思!”“我说过那样的话吗?”“我不是很懂你在说什么”——这种话是不是情急之下就脱口而出了?

如果你也干过这种事,请承认自己并没有在听对方说话。

倾听是要敞开心房,全面接受对方说的话。不要听到对方说的话或看到对方的态度,就感情用事的反驳,而是要感受对方的心情。这才是倾听的真意。

然而,绝大多数的人若觉得对方说的话对自己不利,就会立刻加以否定,试图纠正对方的错误。

压抑不住“我是对的,你是错的”的感情,无论如何都想向对方抗议。甚至把对方当成骗子,说出“你在说谎”这种话。一旦做出这种反应,就无法建立起双方的信赖关系。

请先努力理解、尊重对方有对方的解释。或许对方知道什么你不知道的讯息或内幕也不一定。

这里有个诀窍,当你觉得自己受到伤害时,请先“消除”自己的负面情绪,认为这是提升自己、或是考验自己的机会。希腊友人教我的方法是,小声的向上帝祈祷“Deleteit”(千万别让对方听见)。

或是交叉食指与中指、拍拍肚子等,在不让对方发现的前提下,用一套属于自己的讯号切换情绪的开关。

   特别声明    本页内容仅供参考,版权终归原著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