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84岁淋巴癌3期,子女媳妇分4组轮流照顾,令人羡慕!1故事悟:银耳燕窝比不上孝顺子女围身边 – 大保社


他84岁淋巴癌3期,子女媳妇分4组轮流照顾,令人羡慕!1故事悟:银耳燕窝比不上孝顺子女围身边

他84岁淋巴癌3期,子女媳妇分4组轮流照顾,令人羡慕!1故事悟:银耳燕窝比不上孝顺子女围身边

示意图,非当事人。图/达志

有一位爷爷八十四岁,得到第三期的恶性淋巴瘤,起初病得严重,腹水、肋膜积水、装着氧气管,在医院接受化学治疗。他育有三男、三女,除了最小的儿子在美国外,其余都在台北。所以子女们成立照顾群,除了雇请看护工外,他们儿女与媳妇分成四组,白天夜晚轮流换班照顾。而且还有一本病房日志,每隔二十分钟登记爷爷的状况,例如:何时打化疗、何时输血、三餐内容与健康食品为何,化疗药水、排便状况等详细记载,完全不亚于护理纪录。因为二媳妇本身就是护理师,每次轮班的人都可以清楚爷爷目前的状况,以及治疗上的进度,包含何时检查,又该注意什么。

我觉得这位爷爷福报真的很大,有这么多孝顺的子孙,真是令人羡慕,这辈子也值得了。

银耳燕窝也比不上孝顺的子女围在身边。他们家人说话也很幽默,所以老先生的病情愈来愈好,肿瘤的消褪缓解也比一般人来得快。

后来老先生说起自己的故事,道出他年轻时在农会、水利会的一些陈年旧事。每当老人说起他自己的往事,那种心头的甜蜜全写在脸上,蒙上一层健康的红脸颊,想想他小时候一定也是这副可爱的模样。

《安宁会讯》曾有一篇报道:一位老阿公是做墓碑的,罹患胃癌,多次进出安宁病房,个性平和安分,对事无怨无悔,后来他变得面带愁容,常夜里惊恐地说梦话。

在病情恶化进入弥留状态时,他变得烦躁不安,口中喃喃自语,大吵大闹着要回家,子女们未曾看过阿公有过这样的反应而迟迟不敢做决定,而阿公变得更躁动,似乎符合精神科医师谵妄的诊断。

后来家属决定将阿公带回家,安宁居家护理师却发现阿公精神奕奕地坐在旧式四合院大厅的椅子上,眼神亮亮地直视着大厅前方,家人在着手后事、联络其他的亲友,忙成一团,有的家属则在一旁哭泣,阿公却独自一人坐在大厅,看似落寞又与世隔绝般静坐,没有与任何人互动。

安宁护理师前去探视阿公,阿公也没有回应,直到她发现阿公在注视院子里大小形状不同的墓碑。

原来老阿公是做墓碑的,那些是他的杰作,阿公开始奇迹般地侃侃而谈,述说每一个墓碑的故事,他变得多话起来,直到他耗尽体力睡着为止。

当天晚上阿公起来,要交代子孙后事,并要求家人将他的床推到门口院子里,看墓碑,看星星、月亮。安宁护理师竟也被通知赶到他们家见证一切,一大家族的人或坐或站或蹲地围绕在阿公身旁,恬静又温暖地陪伴阿公,他们之间没有言语互动,有的只是浓浓的亲情,阿公就这样安详地走了。

有时我们竭尽所能地呵护及照顾病人,但往往会忽略那些是不是他们真正需要的,还是只是满足身为家属那种不舍、不愿接受的逃避与亏欠的感觉。

当临终者表示想回家安度最后的日子,我们是否应认真考虑,不要为了种种理由把他们绑在加护病房的床栏杆里,那才是真正的没有尊严。

临终者自己的选择最重要

亲属往生是家族重大聚会与团结的时刻,每个家族成员应乐观其成,以和为贵。宗教都是劝人为善,正信的宗教都是很好的,我们应尊重而不该有分别心才好。

这个时刻最重要的是临终者自己的选择,自己若有决断,请族长耆老出面协调帮忙,那么事情就好办多了。其他持不同意见的子女或亲属最好少批评,以免破坏家庭和谐。

倾听应包含立遗嘱,由临终者决定分遗产、遗物的方式,或有族长(如叔伯、长子)、法定代理人之陪同,或律师之出面来解决合理的分配方式。

遗产愈多愈复杂,例如:土地、房子、公司动产、股票、存款、成立基金,或管理人代表等,上班族或农家子弟的问题就相对单纯多了。

内地人不若西方人有预立遗嘱的习惯,若父亲先过世,则母亲(未亡人)负责分遗产之大权,将来母亲过世,则由子女共同协调。

这些事情即所谓最重要的后事,攸关子女继承的权利与义务,应事先说清楚、讲明白才是上策。不明不白的做法,是家族的另一种黑箱作业,只会加深猜忌,造成家族之分裂,这点绝不是长辈乐意见到的。

世界上没有绝对公平的事,每个子女都退让一些,就没有解决不了的事。父母养育我们很辛苦,若稍有不公平之处也是一种缘分,做子女的应该欢喜接受。

分得少的并非父母亲比较不疼惜,而是长辈有他们的考量;手心手背都是自己的骨肉,哪有不疼爱的道理?多半父母亲会照顾相对弱势者,希望最后再帮他们一把,这是天下父母心。

每个子女都应在此时感恩,分多分少都一样,而不是怀疑、猜忌,有不劳而获的自私妄念。

西方许多大企业家觉得孩子应接受考验与奋斗,生活富裕反而心志愈沉沦,所以他们大部分会将遗产捐献给社会,盖医院、资助研究机构、慈善团体,这才是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的典范。

钱,没有人不爱的。钱虽非万能,但没有钱就无法生存于社会,所以万万不能。美国有不少顶尖癌症医院是由企业家捐献所盖的。

这些企业家有这么高的远见与气度是很令人敬佩的,没有他们的捐献,这个世界的文明可能会落后好几年。

当我们倾听长辈的时候,难道不是一个很祥和、充满温馨的画面吗?内地人所讲的随侍在侧才是尽孝道,又怎么可以忤逆父母呢?一旦家族有了共识,大家都应遵守,所谓家和万事兴。

安排临终环境一:学习倾听

安排临终环境时,基本上应注意:放松、祥和与爱,以营造病人清明的观见,如此方可体会本觉的见性,将可重生信心、满足、空灵力量、幽默与笃定,也就是希望利用最清明的环境,以理性来面对并整理最后的人生。

家属可以静静地陪伴,让临终者顺利转化心境。

我们应相信每个人都有智慧走过这一关,不需要强迫病人听太多意见。病人需要的是我们的关心,所以我们应学习倾听。

一般来说,若病人能接受自己大限已到的事实,他们知道日子所剩无几,心里总有一些后事需要交代。

包括:他们理想中的告别式方式是教会的、道教的,或是佛教的诵经;安葬的方式是火葬或土葬,或是希望进入家族的墓园与长辈或配偶葬在一起,或不希望合葬于同一个墓穴中。有的母亲比较长寿,而希望葬在儿子旁边。

现代人多选择安放在灵骨塔内,内地人也很相信风水,认为好的风水可以接近乐土又可以保佑子孙,所以好风水的灵骨塔或墓园很重要。然而不同宗教的墓园也有区隔,所以病人告诉子孙应选择何种告别仪式也是很重要的。

很多家庭成员的宗教信仰各有不同,这一点常常造成许多歧见与困扰,最重要的是家族中有没有达成共识。

例如:长子笃信佛教,女儿信奉基督教,次子没有宗教信仰,而母亲为民间信仰,但有一些基督徒的朋友。

此时女儿的教会姊妹可能会劝女儿传福音给母亲,因为担心母亲没有信基督、没有受洗太可惜,将来会失去上天堂得永生的机会,所以女儿回家见到母亲就积极说服母亲受洗,并接受教会姊妹关心、代祷。

当然,她会认为基督教的告别式比较好,然而父执辈都是纯朴的农家子弟,以佛教或道教方式居多,家族的墓园也是宗族的,每年清明节整个家族一起扫墓,所以长辈们不赞成病人受洗信基督教。

女儿很郁卒,也很懊悔在母亲健在的晚年,没有办法说服她受洗,以至于天人永隔之后无法召回天国,将来更无法在天国同主一起见到母亲。女儿又慌又急,情急之下不免拉二弟劝大哥让步。

这种不同宗教信仰所造成的家庭问题时有所闻,其中又以兄弟姊妹众多的家庭最严重。加上遗产的分配不容易公平,或虽公平但仍有自认为分得少的心理,埋下将来家庭分裂的潜在原因。

安排临终环境二:熟悉的环境

病人需保持放松自在,最好能安置于他熟悉的环境里。

若病人处于一个陌生、冰冷、机械性的环境,例如加护病房,他们很难放松心情。

任何人到了陌生又奇怪的环境都会变得焦虑不安、怀疑、易受刺激、不信任,许多病人在加护病房(ICU)会发生所谓的ICU症候群,甚至有谵妄、颤抖、歇斯底里、幻觉、头痛、不明热等现象发生。有些病人移到普通病房后不药而愈。

偶尔接到类似的会诊单,加护病房的医师以为是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引起白血球数目降低、高烧不退,其实那些病人的病情尚稳定,只是在加护病房多待上一天,他们就吃不下睡不着,心情很难平静。

要判断这些病人是否患有其他潜在的病或是精神状态引发的身心症,或是急性精神病,则需要更多的临床经验。

实不讳言,很多重症病人在这种情况下,身体状况耗弱,每况愈下直到死亡。绝大多数是住在加护病房的时间过长,无法移除呼吸器(拔管),最后或多或少在多重药物的使用下引发器官衰竭,院内细菌霉菌感染。

其中霉菌感染大部分是伺机性感染,肇因于抗生素的滥用(过度使用)。

很多家属舍不得病人辞世,虽已知病情积重难返,仍不愿将病人送往安宁病房而同意转入加护病房。其实大多数病人不愿意住加护病房,只是他们已虚弱到没有自主的能力。

或许有人会问,重病的人恍恍惚惚,会在意住在哪一个病房吗?但若我们深入了解,病人其实最想回家,虽然回家代表放弃治疗,也代表生命的结束。

然而对现代人而言,尤其是健保时代,选择住加护病房对家属来讲反而比较轻松省事,不必负担繁重的看护工作,而医疗费用大部分是全民共同承担。

对重大伤病的健保病人而言,住加护病房不用负担差额病房费用,又不用请外劳看顾,对精打细算的家属是划算的,但他们忘了病人拥有他自己的选择权。

反过来思考,我们回到非健保时代,若病人罹患绝症,病重住入加护病房,一个月后逝世,医疗费用一百万元新台币,请问多少家庭会觉得这样很值得?

节俭是人性,浪费资源同样也是人性,只不过是往高或往低看而已。重点是我们有没有同时尊重病人又衡量医师的建议。不做急救、没有机器监看,家人的关心才是最重要的。

倘若因家庭因素、房子及环境因素无法将病人带回家,而必须住在医院里,最好选择单人床或安宁病房。

单人(头等)病房可以容纳比较多的家人来探访,放一些病人喜欢的照片、音乐(不担心吵到隔壁床)、书籍、自己收集的收藏品。这样才是有人性、有温暖的人生终站。

然而单人房是差额病房,非健保床,有些人经济状况并不允许。没钱,生病是困难的。说实在,只要能看开,将病人带回家是最好的选择。

有一些认识比较久的家属会提出他们的要求,希望真的不行的时候,在生命终了前一星期,他们愿意将病人带回家。我们可以这样尝试,并联络居家护理配合定期到家访视,做家庭照护(Home Care)。

家,才是最好的人生终点站。家,永远是最甜蜜、最熟悉的窝;金窝、银窝都不如自己家里的窝。在自己家里,每人都比较自在,家属更能发挥爱心、同理心,每个人当然都变得比较能干。

硬件上家当然比较好,但不要忘了软件,那就是爱心、轻声细语、一切从容。家里必须凝聚向心力,这点很重要。

安排临终环境三:触摸、表达无条件的爱

每位老人虽然是寂寞的,但他们的内心其实和童稚的心灵一样,需要被爱。

有些人害怕接触老人、病人,其实他们最需要家人触摸他,尝试了解他。我们医护人员虽不是他们的亲人,但每当我坐在病床边,握起病人的手,眼睛看着他,跟他聊天,他们变得多开心、放心。因为他们是人,凡人都需要被亲近、被疼爱的感觉。

以手握手、以心传心,心手相连,医病关系中这一点不可或缺。当然,当病人变得封闭,这些良性的互动也就少了很多,双方变得没有什么话,照章办事,两不相欠。

有时医护人员并非如此冰冷,而是有情绪、害怕、不信任、打不开心结。“先生缘,主人福。”医病关系必须经营,它不是商品,更非单向的业务关系。双方必须建立起信赖感,你放感情给人,对方同样回报。

有时候到加护病房会诊,里面都是一些重病、昏迷不醒或半昏迷的病人,我看到有爱心、会沟通的护理师们一面帮病人翻背,一面同病人说话,帮他们抽痰后又将脸擦拭干净,轻轻柔柔地。啊!她们是天使,假使我躺在病床上一定这么认为。

护理师们同半昏迷的病人说话,就好像病人听得懂一样,探访时间到了,家属询问护理师,病人意识不清,同他讲话到底能不能听懂?其实病人的心灵可以因感动而淌下眼角的泪水,即使是在昏迷状态下。

所以,我们常鼓励家属利用访视的时间多多跟病人讲话,可以握着他们的手说话。就像慈母在孩子睡着的时候,继续唱摇篮曲给娃娃听一般,每个人都渴望被疼爱。

许多人害怕死亡,就是因为害怕这种孤独寂寞的感觉。在生病的过程中他们发现接近的亲朋好友变得愈来愈少,病情愈重愈久,却愈没人前来关切,无形中他们被刻意遗忘了,孤立而无助。

没有爱,宁愿死,这是忧郁的温床,是久病厌世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有爱才有鼓励,才是在绝境而能活下去的理由。

想想看,有许多高知识分子在人生的终站变得郁郁寡欢,得不到安息与解脱。

其实临终疗护最需要的是爱心、同理心与慈悲心。道理不难但需有耐心的、长时间的奉献,爱心或许比较难,但是许多家属、医护人员都做到了,见贤思齐,当我们看见别人做到了,一定要警醒,惕励不懈怠。

安排临终环境四:允许道别

允许病人过世,保证在他死后,其他人会过得好好的。

他并不会孤独,因为家人、亲人会时刻想念他,他也会拥有一个完全的爱。神会照顾他,与他同在,神宽恕也赦免了所有的罪与罚。

很多病人在辞世之前仍有牵挂。重病的中年人放不下年幼的小孩与妻子:谁来照顾他们的生活?

谁能接下负责家计的经济重担?这一点我们可以谅解,而且的确是一个难题。虽然留下一些遗产,但未来的事情无法预料,那些未成年的子女能保证被妥善照顾吗?配偶会再婚吗?原来的家还会完整吗?

或许我们认为七、八十岁的老人会比较好走,其实他们愈老反而愈容易感伤,担心子女的经济、事业,烦恼未成家的那些孩子的幸福,甚至挂念孙子。总之他们是家族中的长者,却有很多让他们放心不下的地方。

临终的人最该学习的是放下、舍得下,不带走任何财富,也不带走任何烦恼;不带走爱怜,也不带走怨恨。我们平常关切很多事情,担心不幸事件的发生,然而很多时候总会水到渠成,不用操心。

一些不如意的事发生了也终将过去,烙在我们心灵的创伤却帮助我们成长,变得更达观。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摆在我们眼前的功课,谁也无法为我们免去。

没有人能帮我们缴税,也没有人能替代我们服兵役,自己的事尚且很难圆满解决,他人的命运自有他的因缘。

陪伴的家人又怎能牵绊住临终者呢?在病床前痛哭或许是人之常情,活着的人想到与亲人永隔,谁不难过?

但是这样往往让临终者无法顺利割舍亲情,无法进入临死中阴。就如同亲人上了火车,我们送别时能拉着他的手不放吗?有缘自然还会相见,所以我们应该珍惜在世的每一天,以最多的爱心跟亲人、家人相处。

接受与道别的智慧

我发现,平常照顾病人的家属可以很自然地接受病人的死亡,尤其是久病重症而又无法医治的患者。平时他们付出了爱心、亲情,也认识命运之不可违背。

相对地平时未与患者接触,或旅居国外者,当闻此噩耗,回国探亲或只能奔丧者,他们的情绪、悔恨、不舍、百感交集,有时会有一些情绪化、不理性的举动,让医护人员很难应对。

尤其是一些放洋的游子,往往会诘难医疗的处置,如此也难掩他们内心的愧疚与亏欠。

若能了解状况,心平气和,多感恩照顾病患的有关人员,把握时间与临终者见面、谈话,往好的方面去做,帮助病人多结善缘,这样的临终关怀才会圆满。

认识命运的不可违背,才能建构道别的基础,从而把握时间、安排临终者最后的人生行程。在此时刻认命、顺命、逆来顺受并非不积极,而是圆融豁达的表现。

许多事情我们反过来反省,当病人往生以后,才惊觉没有留下多少时间与所爱的亲人相处,反而不顾病人的要求,硬是将他留在冰冷的加护病房接受呼吸器的急救,而没有机会道别。

临终者最后的请求也未被完成,因为家属们拒绝道别,不放弃最后一线的机会,只盼望奇迹出现。这样只会造成病人的痛苦、失望与无奈,最后苟延残喘的心情,又有谁知呢?

各式各样思想的人都有,有些人害怕死亡,紧捉住家人、医师的手,要求大家救他;有些人知道大限已到,一切努力皆枉然,他们决定接受命运,步下人生舞台,然而梯子被家人拆掉,进退两难,这又是何苦来哉?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道别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艺术,不要强人所难,顺势而为的人才会放下心来感恩。

在为病人营造临终的环境里,我们需要豁达的心态,以人生经验与智慧来启发内心的爱与疼惜。

如果不先启发自己,就无法启发在我们面前的亲人。祈祷眼前所爱的亲人不再受苦,能够找到安详和解脱,家族内的每个人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同心协力,抛开种种不愉快的争执,放下私心,把握最后相聚的机会。

   特别声明    本页内容仅供参考,版权终归原著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