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位性皮肤炎,发炎、搔痒、发红难耐!医师图解2种治疗方式,有效止痒、改善病灶 – 大保社
▼
异位性皮肤炎,发炎、搔痒、发红难耐!医师图解2种治疗方式,有效止痒、改善病灶
示意图,非当事人。图/达志
从早到晚都很痒,白天工作时没办法集中精神,晚上又痒得睡不着,林口长庚医院皮肤部部长钟文宏医师指出,而且手、脖子、脸部、额头等处的皮肤会发红,常被误认为传染病,不但严重影响心情、自信,也会干扰工作、社交。
“曾经有家长反应,小朋友在晚上一直抓,常抓到见血、到处都是,每天都得换床单,大人、小孩心情都不好。”林口长庚儿童皮肤科陈冠伃医师说,因为小朋友在关节处的病灶容易裂开形成伤口,一动就很痛而没办法上体育课,也没办法跟大家玩在一起,甚至被同学取绰号,若是需要反复住院,可能影响照顾者的工作,增加经济的负担。
“异位性皮肤炎治疗已经大幅改变!”钟文宏医师表示,早年传统治疗是基本保湿、口服抗组织胺与短效类固醇、外用类固醇药膏与非类固醇药膏、照光治疗等。近年来,针对中重度异位性皮肤炎也开始使用免疫抑制剂。随着生物制剂、口服标靶小分子药物问世,透过精准治疗机转,有机会让饱受异肤痛苦的病患几乎完全恢复,治疗成效良好且副作用低,对病人有非常大的帮助。
陈冠伃医师表示,传统免疫抑制剂发挥效果时间有的需要几周、有的几个月,病人也会顾虑相关副作用,所以经常不愿意吃药。现在,生物制剂或口服标靶小分子药物治疗效果就明显快很多,副作用降低,病患接受度较高,也较有信心持续治疗。
钟文宏医师解释,生物制剂是所谓的抗体药物,采用针剂注射。而口服标靶小分子药物是JAK抑制剂,目前上市三款,采用口服方式,对于害怕打针或担忧频繁进出医院的病患,便利性较高。此外,JAK抑制剂透过抑制促进发炎相关的机转,调节过度活化的免疫反应,对于B细胞、T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活性、保护力较不受影响,相对安全。
钟文宏医师据临床经验说明,生物制剂与口服标靶小分子药物的疗效都很好!大概有6至7成病人的皮肤病灶可达7成以上改善。两者副作用有些差异,不过整体都比传统的免疫抑制剂、类固醇安全很多。现今治疗的多元发展,让异位性皮肤炎有更多的改善空间,是病患一大福音。
谈到口服标靶小分子新药或生物制剂时,很多患者会担心副作用,钟文宏医师补充,传统治疗药物如类固醇、免疫抑制剂的副作用更明显,有些甚至会造成白血球降低,增加感染风险。基本上,生物制剂与口服标靶小分子新药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安全性大幅提升,较能长期使用与控制。只要遵照医师建议,按时回诊,不用太过担忧。
口服标靶小分子药物有效止痒、改善病灶
“使用口服标靶小分子新药后,大概隔天起就能明显止痒,经过1至2周后,整体肤况会改善很多。”钟文宏医师说,“对一个长期搔抓、痒到睡不着的病患而言,明显感受治疗差异,不论是心理负担降低、睡眠与生活品质皆大幅提升。在过去20年,大家认为异位性皮肤炎一定要用类固醇的迷思,应该要慢慢改变。”
陈冠伃医师补充,一旦痒感被解决且皮肤看起来跟一般人相同,病患就可以回归正常学习、考试、社交、工作。家长不用再担心正值12至18岁升学重要阶段的孩子晚上睡不好。由此可见,口服标靶小分子药物对青少年患者的帮助。
贴心小提醒
异位性皮肤炎需要长期抗战,所以要尽量使用不会增加肝、肾负担的药物,同时减少接触过敏原。钟文宏医师叮咛,例如:对尘螨过敏,就要注意环境清洁。夏天闷热,要避免从事容易流汗的运动,减少皮肤刺激。
冬天干燥,就要注意皮肤保湿。陈冠伃医师提醒,皮肤的保养很重要,洗完澡要全身擦上乳液/霜保湿,让皮肤有效修复、建立健康的保护膜,对抗外界刺激,维持正常作息、规律运动、均衡饮食,不用特别进补。口服标靶小分子药物的副作用大多都是暂时性、可以恢复的,例如长痘痘、长疱疹、上呼吸道感染等,若有任何状况,请提早回诊反应。
现在,大里仁爱医院亦有多位异位性皮肤炎专家医师,如钟文宏部长、陈冠伃医师与颜玺医师共同为病友提供完善诊疗与治疗建议,与医师保持良好沟通、稳定治疗与关注,才能维持病况稳定!
▼
特别声明 本页内容仅供参考,版权终归原著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