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吃冰还是口干舌燥?中医揭“这体质”最常被误会!保养从3根本做起,吃对食物才能真养生 – 大保社


猛吃冰还是口干舌燥?中医揭“这体质”最常被误会!保养从3根本做起,吃对食物才能真养生

猛吃冰还是口干舌燥?中医揭“这体质”最常被误会!保养从3根本做起,吃对食物才能真养生

中秋过后秋意渐浓,面对忽冷忽热的天气,许多人用当令食补来养肺润燥,但你真的吃对了吗?“所谓的均衡饮食,其实是均衡你体内的问题,吃对食物才是真正的养生。”执业近30年的瀚儒中医诊所院长刘潭妹说。

年近60岁的她,外表比实际年龄小了约莫10岁,平日正是运用这套养生之法保养自己,“中医的预防、治疗、养生,都是在提倡体内的平衡,失衡就容易生病。”

但所谓的“均衡”,却不是西方营养学的“什么都吃”,“很多人都说要依季节、时序吃,但假如你肠胃易胀气、拉肚子,还应该吃当令的水梨、柚子吗?”刘潭妹遇到许多病患来求诊,描述病情时常自称体质“寒”或“热”,但经过诊断,才发现他们“误会了自己!”

了解体质才能吃对食物

她说,曾有病患自述感冒喉咙痛,但诊断出来却是因为身体太虚,才导致喉咙痛;若只看表面症状,会用冷药来为喉咙消炎,但体虚却需要热药来滋补,“用药方向刚好相反。”

尤其这两年新冠疫情肆虐,许多人染疫后喉咙都如刀割般剧痛,有营养师建议可以吃冰淇淋、冰牛奶、布丁等冰凉滑顺的食物,但是对这一点,刘潭妹却持不同意见。

刘潭妹指出,喉咙剧痛、食不下咽时,当然可以吃少量冰淇淋来补充热量,但像鲜奶这类冰饮既无饱足感又容易生痰,反而会让气管黏膜更不舒服,应该避免才是。

▲刘潭妹医师说,饮食对不对,身体最知道,若吃完觉得闷胀、难入睡,其实就是身体在抗议。(图/郭美懿摄)

还有一些人常觉得口干舌燥,就以为自己体质燥热,但诊断后却发现是因为体质寒冷,使得末稍血液循环不佳,“末稍也包括脑部,脑循环不好就睡得差,长期睡不好导致虚火,让你感觉口干舌燥,所以拼命吃冰的食物,那就更睡不好!”

她提醒,许多人对中医常有谬误解释,以为医生说不能热补,就是要吃凉冷物,“像一般觉得秋天当令的瓜菇笋可以润燥,但一吃过量就会出问题。”她说,人体其实自有平衡机制,只要出现生痰、胀气、拉肚子、睡不好等症状,就代表这些食物可能不适合自己的体质,应该浅尝或干脆不吃。

泡脚提升循环,按摩穴位好入睡

那么即将进入秋冬,我们又该如何调养身体?曾赴日进修的刘潭妹说,日本汉方医学讲求“根本”,脚是人体第2个心脏,足底更反映了身体健康,因此病患来到她的诊所,得先经过2道足浴,分别以矿物粉及针对不同体质调配的草药浴泡脚,而且期间不能滑手机,尽量放松、放空。

刘潭妹笑说,许多人往往在诊间越等越焦虑,透过2道足浴,可以增进身体新陈代谢,也能让患者心情和缓,“把脉会更清楚。”针灸时,也不用常见的艾草灸疗,而是将精油涂在穴位上透过针灸引导到经络,避免艾灸烟熏不适。

至于一般人在家,也可以透过泡脚来提升血液循环,并以芳疗精油来按摩穴位。如熟龄族群常有睡眠问题,睡前可以将檀香精油点在印堂、鼻孔下方,并以精油按摩百会、耳神门、手神门及神阙穴等处,能镇定安神,“很快就会想睡觉。”

▲瀚儒中医融入日本汉医学理,讲究“根本医学”,病患进入诊所先经过两道足浴,让心情平稳、血液循环提高,诊断时会更精准。(图/郭美懿摄)

3养身方从根本做起

刘潭妹说,要达到体内平衡,无非就是做好3件事:睡眠、吃对食物与正确作息。

很多人觉得睡足8小时就好,其实睡眠长短往往不是问题,入睡的“时间点”才是。刘潭妹建议,最好不要超过“晚子时”——也就是夜间12点前入睡。她解释,晚上11点到凌晨1点走胆经,凌晨1点到3点走肝经,如果能在这时间点进入深沉睡眠,身体的修复当然比别人快很多!

饮食则要吃自己需要、而非挑自己喜欢或想要的吃,避吃精致糖类,但不必将淀粉视为大敌,否则“缺乏淀粉如何维持基本代谢?”

她建议,追求瘦身也要瘦得健康,摄取足够营养,但晚餐可尽量在晚间7点之前吃完,若真无法达成,就要减少吃的量。餐后也不要马上坐下,最好能轻缓活动30分钟至1小时,能促进消化,也可以帮助睡眠。

“我觉得最好的运动就是走路,但是不必走太多,以免耗损身体能量。”过去常说日走1万步,其实7000步就够了,且可快慢交替,不必非得逼自己走到上气不接下气。平日则多饮温开水,千万别贪凉猛灌冰水,避免身体耗能,“只有体内阴阳平衡,才能维持健康。”

   特别声明    本页内容仅供参考,版权终归原著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