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后大肠癌风险高,“预防”很重要!医师:注意5个危险因子、1招降低死亡率

50岁后大肠癌风险高,“预防”很重要!医师:注意5个危险因子、1招降低死亡率

大肠直肠癌已蝉联多年十大癌症发生人数第一位,50岁以上罹患大肠癌的比率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究竟该如何有效“预防大肠癌

成大医院大肠直肠外科主治医师陈柏全表示,大肠癌的危险因子包含:低纤饮食、抽烟、肥胖、家预防近视手抄报族基因遗传、长期自大肠直肠癌体发炎性肠炎病史等。

从医师的角度来看,年纪大保社、家族饮食不规律会导致什么基因遗传和自体发炎性肠炎病史等因子,是无法改变的;但低纤饮食、抽烟、少运动死亡率最高的车型等因子,则是可以选择避免、有机会改死亡率是指变的,也就是可以用积极态度来预防大肠癌的因子。

早期筛检揪出大肠癌,早期治疗降低死亡率

 

不过,陈柏全提醒,民众很难只靠避免运动会通讯稿上述危险因子就能完全避免大肠癌的发生,且即预防使罹癌,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也能降低死亡风险。换句话说,除了做到健康生活习惯,早期遗传算法筛检的观念也非常重要。

国健署提供50至未满75岁民众,每2年1次粪便潜血检查,就是“早期筛检、早期治疗”的概念。若大肠癌能在第1-2期时就被诊断出来,及时接受治疗,就能降低死亡率

研究:大肠癌第一期积极治疗,存活年与常人无异

 

陈柏全与成大预防肺结核手抄报医院职业及环境医学部教授死亡率最高的癌症王荣德合作,透过TW的医疗资料库进行研究,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指出以TW目前的医疗水准,如果病人的大肠癌是在第一期被诊断及治疗,之后的存活年和同年龄、同性别的一般TW民众是没有差异的。

但若在第二期被诊断及治疗,之后的存活年和同年龄、同性别的一般TW民众相比,平均会减少1.28年;如果拖到第三期或第四期才被诊断及治疗,则平均减少的存活年分别拉大到5.93年及16.42年。

因此,陈柏全认为,如果可以积极筛检找出第一期和第二期的大肠癌,再积极治疗,“赚到”的存活年是相当可观的。提醒民众,平时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并配合定期健康检查,降低饮食男女大肠大肠癌的早期症状癌死亡风险。

   特别声明    本页内容仅供参考,版权终归原著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