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卡住了吗?觉察是疗愈的开始!善用一分钟呼吸法,拒绝让情绪主导你的生活 – 大保社
▼
情绪卡住了吗?觉察是疗愈的开始!善用一分钟呼吸法,拒绝让情绪主导你的生活
在医院里,如果有患者需要急救,医护人员会从ABC开始。ABC代表呼吸道(airway)、呼吸(breathing)、循环(circulation)。我们会从呼吸道(A)开始,因为如果患者的呼吸道被堵塞了,要怎么呼吸?然后我们就会进入呼吸(B),如果有呼吸,代表患者很有可能是活着的,那么医护人员就会停下来,避免继续急救所带来的后续伤害。
如果你工作时正在开会,在场的每一个人很有可能都在呼吸。因为大家都在呼吸,所以如果你注意到你好像快要进入习惯回圈(例如打断别人,或针对别人的回馈为自己辩解),你就可以躲在正常的样貌背后,花点时间注意自己的呼吸,摆脱旧习惯这头野兽。
你看,其实你的呼吸就是很棒的第三档是更大、更好的机会:(编按:作者将戒除焦虑分为三步骤,必须花时间观察这些习惯,大脑才会真正了解它们造成了多少损害,进而戒除坏习惯、建立新的好习惯。)
一、你随时都可以呼吸。
二、注意自己的呼吸可以帮助你摆脱旧的习惯回圈。
三、呼吸本身并不会形成一个习惯回圈。
有许多教学,甚至是整本书都在教你如何注意自己的呼吸,来帮助自己“锚定”在当下,你可以去读看看。
我会提供一个简短版,让你在会议时使用。
坐着,你很有可能已经是坐着的了,或者用舒适的姿势站立(如果是站着开会的话)。不要把眼睛闭上,否则大家会以为你在打瞌睡。问自己:“我怎么知道我正在呼吸?”保持好奇心,看看身体的感受是从哪里产生的(可以发出无声的“嗯─”)。
你可能会注意到腹部凸出、凹陷的感受,如果你有点紧张、呼吸较浅,也可能注意到胸口在动(如果你注意到自己是透过鼻子在呼吸,那么你就已经领先了,因为这很不明显)。
当你注意到呼吸时的身体感受,就能继续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如果开始感到无聊或觉得有困难,就放大你的好奇心,注意身体呼吸循环时自然的过程,例如吸气与吐气是何时停止、重新开启其过程的,或者吸气和吐气之间身体停止了多久。相信我,观察自己的呼吸真的很有趣!
若要在焦虑、冲动或其他习惯回圈出现时应用这项呼吸练习,可以尝试下列这个改编版本。
用你的好奇心来查看,想要纠正同事发言的焦虑感受或冲动,在身体里的何处最为强烈。现在慢慢透过鼻子呼吸,将气送往那个部位(不要管这在解剖学上是否正确,只要照着感觉做)。让气进入焦虑或冲动的感觉,停留几秒再吐气。
如果这对你来说不会很怪力乱神,那么当你吐气的时候,那种感觉会一点一点地被排出。如果你对怪力乱神的东西没兴趣,那就看看在呼吸循环过后,冲动的感觉有没有改变。然后再重复一次。慢慢深吸一口气,想像善良、好奇的气进入你的焦虑。
让你的气用好奇心及善良的温暖毯子将焦虑的感觉包裹住,停留几秒,再吐出去,让它离开。然后重复一次。慢慢深吸一口气,想像善良、好奇的气进入你的焦虑。让你的气用好奇心及善良的温暖毯子将焦虑的感觉包裹住,停留几秒,再吐出去,让它离开。看看那种感觉有没有随着吐气减少一些。
你可以只重复做几个呼吸,做一两分钟,或者做到老板因为你看起来太过平静自在,而开始怀疑你为止。
以下是一位“松绑焦虑”计划前导测试者的真实案例,示范如何有效率地使用注意呼吸的方法。这是他在工作时的体验:
我在开会时发现自己很焦虑,因为要提出某个艰难的问题。我发现自己的呼吸变得有点浅,所以就对这件事感到好奇,我注意到“我很好奇为什么会这样”,接着是“喔,是因为焦虑”─然后我就克服了它,它消失了!第三档真厉害!(这个例子其实是将呼吸、好奇心,以及之后会说明的观照练习混合在一起,但你了解我要表达什么。)
以下是另一个例子:
今天开会时,我得到某些负面的意见,这让我很意外。实际感受到一阵热潮涌上我的脸颊、感受到压力反应的出现,然后再从中跳脱出来,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我可以保持安静更久、听得更认真,并清楚注意到会议里其他人的压力反应。下一步是达到我可以在当下就清晰地思考,并说出条理分明的回应的冷静程度!
要注意,好奇心不是某种超能力,并不会像魔法一般给予你洞察力,或是让你当场就能对同事说出条理清晰的回应。它只是单纯帮助你跳脱出去,不会被困在习惯回圈里。
呼吸是一个很方便的东西,当你注意到自己开始从焦虑习惯回圈的悬崖上往下滑的时候,可以将它当作树根,紧紧抓牢。哪一个感觉比较好?是困在你不断尝试要改变的习惯回圈里(并且一直责怪自己),还是从中跳脱出去?
你可能也会不明白,为什么注意自己的呼吸不算是转移注意力。这是因为注意自己的呼吸,会帮助你以一种具体的方式专注于当下。换句话说,你是停留在当下的直接体验里,而不是试图跳脱出自我来逃避。
因此,如果你还没尝试过的话,看看能否不自觉地培养好奇心的肌肉,再试着加上一点点的呼吸注意练习。两者都是很棒的第三档练习,能帮助你摆脱旧的习惯回圈,养成新的、更有奖励价值的习惯。
▼
特别声明 本页内容仅供参考,版权终归原著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