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备念大学孩子太被动,才会被别人排挤,他叹:以后都不跟你讲了,根本就不清楚,只会说风凉话! – 大保社


责备念大学孩子太被动,才会被别人排挤,他叹:以后都不跟你讲了,根本就不清楚,只会说风凉话!

责备念大学孩子太被动,才会被别人排挤,他叹:以后都不跟你讲了,根本就不清楚,只会说风凉话!

示意图,非当事人。图/达志

当孩子年龄越来越大,父母在经营亲子关系时,最大的考验不在帮孩子解决问题,而是要学习扮演“聆听者”,因为对于大孩子而言,“被理解”比什么都重要。

以下的步骤,可以协助你好好扮演“聆听者”的角色,让你们亲子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和谐、亲近。

聆听,是为了深度地理解

孩子愿意把自己的困境说给你听,往往不在希求你提供“解方”,而是希望家中能有个真正懂他的人。

所以,他愿意说,你就安静且专注地听,不要急于给他一堆锦囊妙计。

●聆听,是为了深度地理解。

.若对孩子诉说的内容有困惑、不解之处,可以适时地表达疑惑,让他有机会说得更详细、清楚。(比如可以问他:“你刚刚的意思是……吗?”)

.在聆听的过程中,若有观察到孩子的情绪,也可以适时地表达出来,这会让他有被同理的感受。(比如对他说:“你现在感觉很难过/生气/委屈/无助……吗?”)

●孩子在说完自己的困境之后,可能会希望你提供建议,也可能不会。

.倘若他希望你表达意见,而你的确也有些想法可说,别忘了在说之前,问问他:“你想怎么解决呢?我想先听听你的看法。”这不但会让他有被尊重的感受,同时也可以让你更明白该如何帮助他。

.倘若他没有要你表达意见的意思,不要着急,也不要失望。你可以对他说:“谢谢你愿意跟我分享这些事。有什么是我可以帮你的吗?”透过提问,让他有机会说出真正的希求,而你也会更清楚下一步该怎么走。

为什么对爸妈“报喜不报忧”?

随着年龄增长,我们渐渐不太对父母吐露自己生命中的困顿。一方面是不想让他们担心,另一方面则是不想在自己已经愁云惨雾的状况下,还得听他们训斥或说教。于是,“报喜不报忧”成了与父母互动的准则。

或许你像我一样,对于这样的亲子关系其实并不满足,总渴望可以和父母再亲近一点,无话不谈,彼此聆听与理解。但现实与渴望之间,往往有段距离:

●当父母得知孩子身陷困境时,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要拯救孩子于水火,急于给建议、下指导棋。

●但是对于孩子而言,有时那不仅不符需求,反而还成为心理负担,因此选择“报喜”让父母安心,也让自己免于被掌控、被指挥的压力,就成了一种看来似乎安全的方式。

这样的选择无关对错,然而当自己为人父之后,回过头来面对这样的现实,却突然有了另一种观点与感受:如果孩子也选择对我报喜不报忧,我总是那个最后才知道他状况的人,可能会让我有点失落、难过。

因此,如何避免亲子互动方式隔代重演或复制,便成了我认真思索的一个议题。

我们沉住气、多聆听,孩子就会愿意多说一些

某次的亲子关系工作坊,有位学员玉如分享,念大学的孩子每当对她诉说团队合作与人际相处上的困难时,她都惯性地以“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多”的姿态,立即指导或提点:“你就是太内向也太被动了,才会被别人排挤。在团体中跟别人共事,要主动、积极一点,人家才会感觉到你很‘给力’,而不是静静地等别人告诉你该做什么……”

话还没说完,孩子已经开始不耐烦,甚至翻白眼,因为妈妈的“谆谆教诲”和他的遭遇根本对不上。他会回:“以后都不跟你讲了啦!你根本就不清楚我的事,只会说风凉话!”母子俩的对话就在孩子莫名的愤怒中,不欢而散。

渐渐地,玉如发现孩子真的鲜少再告诉她自己的近况。并非因为问题已获得解决,而是她这种惯性的回应,根本不在孩子希望“被理解”的脉络里。

越过理解,直接启动解决问题模式,如此提供给孩子的不一定是他需要的。况且身为大学生,对于解决自己的问题,内心多半已有定见,会愿意对父母倾吐,更多的渴望可能是被理解。

玉如说,过去父母对她都是直接指挥、命令,无所谓沟通或对话,而她发现如今自己似乎也在复制这个模式去回应孩子抛过来的问题。

不过,有所觉察,就是改变的起点。后来她发现:

●在和孩子对话时,若她能沉住气、多聆听,孩子就愿意多说一些,彼此也会感觉较为亲近。

这样的过程或许无法直接解决问题,但在亲子关系的经营上,却较能让人感受到爱的流动,并让彼此的连结过程产生愉悦的感受。

相互理解,帮助关系保温

回首与父母相处的历程,我发现自己有许多话渐渐选择不说的原因,正是他们在沟通上习惯直接进入“解决问题模式”。

这个模式在我们年纪还小时,基本上不会造成影响,因为诸如打理三餐、缴学费、上下学接送等,需要解决的问题相对单纯,也多在父母经验值的涵盖范围内。而我们在获得协助与保护的前提下,不大会有沟通不良的感受。

然而随着年龄渐长、阅历增多,遭遇的问题趋于复杂,像是职涯规划、人际关系、婚恋抉择等,若亲子互动依旧只着重解决问题,沟通就容易陷入“卡关”的状态。

由于父母习惯解决问题,所以就忽略了耐心聆听与理解的重要性,一听到孩子陈述状况,便直觉地片面解读或以自身经验回应,希望立刻为孩子(也为自己)排除障碍。

但孩子感受到的却是父母根本还在“状况外”,就对他的话做出某种评价与判断,当中或许还隐含着指责与说教。

久而久之,未被同理的“碰壁”心情越来越常出现,自然就选择报喜不报忧,保持距离,不再轻易对父母敞开心扉。

一定要把问题解决了,亲子间的沟通才算成效良好吗?

随着孩子长大,他面对的问题很有可能超越父母过去的经验,甚至连父母也束手无策。难道这就是彼此沟通之路的尽头,无法再有进展了吗?

其实,沟通的核心是相互理解,而非以解决问题为终极目标。相互理解不一定直接就能射中解决问题的靶心,但是对于彼此的关系,却一定有保温、甚至加热的效果。

成为孩子想要倾诉时的“口袋名单”

若我们不乐见“报喜不报忧”成为亲子之间的沟通模式,在与孩子互动时,便需要常常练习耐心聆听,及多点好奇的探问。

在这个过程中,有时可能必须接受自己在扮演父母的角色时,无法总是全知全能,也有困惑不解或力有未逮的时刻,但不妨视为可以进一步理解孩子的契机,抱着探究与发现的心情,陪他走一段成长之路。

纵使无法在孩子心目中成为“完美”的角色,但我相信,与其成为令他敬畏而无法靠近的神,更多父母会希望自己是孩子想倾诉或对话时,列在口袋名单中的重要对象。

   特别声明    本页内容仅供参考,版权终归原著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