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七大错误观念》有家族病史罹患乳癌风险高?早生育、有哺乳就免担心?乳癌权威医师这样说 – 大保社


乳癌七大错误观念》有家族病史罹患乳癌风险高?早生育、有哺乳就免担心?乳癌权威医师这样说

乳癌七大错误观念》有家族病史罹患乳癌风险高?早生育、有哺乳就免担心?乳癌权威医师这样说

40岁歌手朱俐静2年罹患乳癌,与病魔对抗多时,仍在日前芳华早逝;而曾以《犀利人妻》夺下金钟奖最佳女配角的36岁女星朱芯仪,也在今年3月宣布罹患乳癌2至3期,并在日前进行切除手术。

朱芯仪朱俐静发现罹患乳癌时都不到40岁,尤其朱芯仪年轻生育且亲自哺乳,并非高风险族群,也让她在得知罹癌时悲叹:“为什么是我?”

台中荣总乳房肿瘤外科主任洪志强医师指出,许多人对乳癌仍存在错误观念,认为有家族病史具高罹癌风险、会痛的肿块才是乳癌等。其实9成乳癌患者都没有家族史,若自觉不是高危险族群而轻忽病兆或不做定期筛检,反而会陷入健康危机。

一、乳癌危险因子有哪些?

洪志强表示,乳癌危险因子与荷尔蒙接触时间长短相关,也就是说:初经越早、停经越慢、吃过贺尔蒙相关制剂,或是30岁前未生育、具有乳癌家族史等,就要特别小心,相对风险较高。

但即便如此,也不是说有家族史就一定会得乳癌。也有人会问:自己没有吃贺尔蒙药物、有生育、有哺乳,为什么仍得到乳癌?“只能说可能是环境因素,但不能说是环境造成。”

乳癌若早期发现,存活率相当高,所以危险因子非绝对因素,“重要是自己的警觉性。”洪志强说,以中国台湾目前的乳癌发生率来看,45至69岁女性是高峰,因此国民健康署针对年满45岁至69岁妇女,每2年免费一次乳房摄影检查;而二等亲以内亲属有乳癌家族史者,40岁至44岁也提供每2年一次检查。

▲36岁的朱芯仪年轻生育并亲自哺乳,但仍罹患乳癌。她在亲友陪伴下乐观抗癌,并正向分享心情,为病友打气。(图/取自朱芯仪IG)

二、乳房摄影好痛,只要每月自我检查就好?

自我检测确实也能防范乳癌,但由于乳房是外在组织,硬块可能要大到1.5公分、甚至2公分才能摸得到,唯有定期接受乳房摄影检查,才比较能早期发现乳癌。

以2年一次的乳房摄影检查数据来看,若定期筛检,约有2至3成患者可在0期阶段就发现,1期部分也约有3成。反观无固定筛检者,发现时病程多已来到2至3期,凸显定期筛检很重要。

洪志强强调,正因为1.5公分的硬块不大,若真的摸到“跟以前不一样的乳房硬块”,无论年纪多大,都应该尽快就医接受进一步检查,透过乳房超音波或乳房X光摄影,协助侦测为乳房钙化点或微小肿瘤。

三、会痛的肿块才是乳癌?

乳腺组织会因贺尔蒙变化而肿胀,确实随月经周期变化,硬块摸起来会比较明显,乳房也会疼痛。但其实以乳癌诊断个案来说,有8至9成不会有疼痛问题,所以疼痛相对不重要,“重点是摸到一个跟以前不一样的硬块”。

洪志强说,确实癌细胞侵犯到神经会有疼痛问题,但那种疼痛只会越来越严重,所以“有时候痛、有时候不痛,这边痛、那边痛,坦白说跟乳癌相关症状不太相关。”如前所述,乳房是外在构造,当你没有摸到明显硬块,乳房疼痛与乳癌的关连性约只有1成而已。

 ▲朱俐静抗癌2年仍不敌病魔早逝,令人不舍。(图/取自朱俐静FB)

四、乳头有分泌物恐怕是癌症,我该怎么办?

乳头分泌物若为透明或黄X乳汁颜色,一般来说都是良性,但若出现血色分泌物,有1~5%可能是恶性,建议找医师确认原因。

五、乳房皮肤出现凹陷、橘皮才应该要担心?

乳房构造是由皮肤、皮下组织与乳腺组织组成,一旦肿瘤来到3~4公分,就可能侵犯一旁组织,使皮肤出现凹陷。如果肿瘤更大,也可能会阻塞淋巴管、跑到腋下淋巴结,皮肤会较肿胀、肤色呈现橘皮状,但在这之前,应该就能摸到2公分大的硬块。

六、乳房摄影最精准,正常过关就可以安心2年?

洪志强说,今年筛检正常,不代表接下来2年都没有危险性,所以经过半年、1年,若是摸到跟以前不一样的硬块,还是要就医确认,建议女性每月仍应进行自我检查。

七、乳癌的治愈率如何吗?

0期的病友,5年的存活率高达98%,如果是第1期的病友,5年存活率也高达95%,甚至2期也有淋巴结转移的个案,但1期与2期5年存活率有8~9成。但进入3期之后,可能就剩下7~8成,第4期5年存活率更下降到3或4成,所以仍呼吁女性定期筛检,越早治疗、预后越佳。

   特别声明    本页内容仅供参考,版权终归原著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