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管闲事”的人更加幸福!2例子发现:当我周围的人都过得很好,我才能捞更多好处 – 大保社
▼
“爱管闲事”的人更加幸福!2例子发现:当我周围的人都过得很好,我才能捞更多好处
达志(示意图,非当事人。)
根据二○一八年联合国发表的《世界幸福报告》,韩国的幸福指数在满分十分的计算下。获得五点八七五分;在一百五十七个地区当中,排名第五十七位。或许会有人认为已经位居中间水准,但以韩国GDP全世界第十二名的标准来看,就会发现跟经济水准相比,幸福指数落后一大截。
如果只看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中的成员国,在三十四个地区中,韩国幸福指数排名第三十二位,差不多是垫底的水准。对于大多数韩华人来说,生活条件提高了,但对于现实的度却下降,也觉得看不到未来。到底原因是什么呢?
幸福学创始人艾德‧迪安纳(Ed Diener) 教授和肯定心里学的权威马丁‧赛里格曼(Martin Seligman) 教授一起发表过〈非常幸福的人(Very Happy)〉这篇标题相当有趣的论文。两个人针对约两百名的人进行幸福指数测量后,开始分析指数位于前百分之十的人的特征。结果,他们发现幸福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跟不幸福的人区分的特征不是金钱、健康或名誉,而是“关系”。
幸福指数最高的人跟指数低的人相比,独处时间相对来说并不多,日常生活中大多时间都与人交流。周围总是有人相陪,人际关系网又广又深。同时自己在朋友中评价颇高。
报告或研究结果形容得头头是道,但结论是很简单的。那就是无论是成为爆发户或爬到更高的位置,自己一个人的话是无法获得幸福的。
老人家会说过去的日子虽然常常饿肚子,过得很辛苦,但还是觉得过去比较好。这句话并非没有道理。因为过去有人一起分享食物,无论是伤心还是快乐都有人陪伴。这就是幸福的基本条件。
因此,我希望我的朋友、熟人,甚至认识我的周围所有人都能够过得很好。只有他们的人生健全幸福,才能够长久地作为我的人生知音,我也能够从他们身上获得力量和勇气。即使是对我没有好感的人,我也希望他们能够过得很好。
因为只有自己人生过得满足和幸福的人才会对他人宽容大度。而且当他们过得幸福之后,原本对我感到嫉妒和厌恶等负面观点就会消失。幸福的人不可能把能量浪费在诽谤他人。也就是说,如果我想长长久久过得幸福的话,那我周围所有的人也一定要过得很好很幸福才行。
周围的人要先过得好的原因
几年前,我某位从女高时期就走得很近的朋友因为丈夫公司破产,生活突然变得很艰难。
有一段时间,她中断了所有联络。几年后,我们再次见面时,我觉得她憔悴到令人怜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经济上的缺乏影响了她的内心,她冷嘲热讽地责备我说:“只用金钱养小孩,你内心不会不安喔?你放在社群上的照片上的照片是为了炫耀吗?”最后,我因为害怕跟她联络,就自然地疏离了。
不久前,某位跟我在工作上相处很好的后辈打电话来说自己已经离职了。这位后辈是在时尚界工作,总是会告诉我最新趋势等有趣的事情。
她离婚后,因为无法克服这个打击,于是决定放下工作去留学。我当然真心希望她在全新出发之后可以重新站起来。只是这位后辈和我在工作上常常产生同感,这样一位知心人要离开了,我的内心某个角落好像破了一个洞,有股说不出去的空虚感。
我再次发现,只有我一个人过得好是不可能幸福的,只有我周围的人都过得很好,彼此互相分享幸福,我才能越来越幸福。
许多公司到了年底都会有人事异动,这时候员工们忧喜参半,有人获得晋升,有人戴上了胜利的桂冠,当然也有人要打包行李回家。某位平日就像大哥一样备受依赖的知名化妆品公司代表,和某位在流通业界划时代人物的某代表都在同一年被调派到顾问职位,从现在的位置上退下来。
那段时间我们三个人因为定期参加早上七点的早餐会,培养出友情,也常常互相帮忙。因为是在职场上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所以当对方不再出现在现场时,难免感觉感伤。当牢靠的支援军不在时,原本稳固的企业关系和早会也不再像之前那样活跃了,令人非常难过。
即使自私地想,当我周围的人都过得很好时,我才能捞到更多好处;相反地,当我周围的人过得不好时,我能够得到的帮助也变少了。因此,当我的友人在很好的公司就职时,我会像是自己的事情那样开心。他们享有更棒的东西时,我能够一起享有的机会也会增加。他们晋升时,我也会很开心。友人可能到达更具权威的位置的话,我的人脉也跟着变强大。
这就是人情味吧。不一定是眼睛看得到的东西,那些过得很好的人身上会算散发出好的能量。
相反地,陷入困境的人自然散发出忧郁和负面的能量。会主动伸手帮助他人的“爱管闲事的人”,其实是在积极帮助自己的人。如果我们改变想法认为他人过得好和帮助他人都是为了自己的话,如何呢?
爱管闲事的人更加幸福。
▼
特别声明 本页内容仅供参考,版权终归原著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