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后,自我检测肺功能的5方法!生活中有益肺功能的3个简易运动,维持呼吸功能、增加胸壁弹性 – 大保社
▼
50岁后,自我检测肺功能的5方法!生活中有益肺功能的3个简易运动,维持呼吸功能、增加胸壁弹性
示意图,非当事人。图/达志
肺的体积大,但气吐不出来也没用,像是抽烟者或气喘病人等,他们的气道狭窄,瞬间可以用的气很少,若紧缩到无法换气,就会有生命危险。而一般人也必须要有通畅的呼吸道,才能有充足的氧气供身体使用,否则长期血氧不足,会影响身体机能,产生疾病。
吐气量显示呼吸道是否畅通,也代表一个人的咳嗽能力。在进行肺功能检测时,会以用力呼气一秒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FEV1)和尖峰呼气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 rate, PEFR)为指标,来了解呼吸时进出肺部的气体量及其流速。连同肺活量合并评估,当一个人的肺容积与呼吸流速都正常时,通气功能大致是正常的。
进行肺脏手术前,也会以肺量计做肺功能检查,主要参考指标是用力呼气一秒量(FEV1),因为一般人用力吐完气的时间约需三秒钟,其中大部分空气都会在第一秒呼出,检测FEV1较精确,可借此推估咳嗽能力及手术安全性、病人术后存活率及对日后生活的影响等,而若是较复杂的手术还需加上心脏超音波及运动肺功能检查。
肺脏的氧合能力指的是气体交换能力。如同肠胃道除了构造健全外,也需要有好的吸收能力;当氧气进入肺脏,会经由扩散,完成氧合作用,但若肺泡膜因病变或吸烟导致纤维化,即使有吸入空气达到肺泡,氧气也无法穿透肺泡膜提供身体运用,形同虚设。
除上所述,肺功能也和胸壁的肌肉及横膈膜的力量有关。
我们的胸腔在呼吸时就像是一个帮浦,吸气时,肋骨向外、横膈膜往下沉,使胸腔扩张、腹腔变小;呼气时,横膈膜上升、胸壁向内收缩,顺势将肺脏里的二氧化碳挤出。因此,吸气时要能让胸壁扩增到最大、横膈膜下压到最低,如此才能让肺活量上升。
现代人久坐或习惯驼背,都可能压迫肺部,影响肺活量,而缺乏较高强度的运动,也会导致相关肌肉无法大力运动,使吐出的气体量小而弱,因此,想要增强呼吸功能、增加肺活量,多做一些胸壁肌肉及横膈膜的肌力训练是必要的。
自我检测肺功能的方法
一分钟登阶测试:中国台湾胸腔暨重症加护医学会的“一分钟登阶测试”,是依据一般人一秒钟约可爬一个阶梯的速度,来检测肺功能及肺阻塞风险。
五十到八十阶以上:一分钟之内可登阶五十阶以上,表示肺功能相当不错,属于低风险族群。
三十到五十阶:一分钟之内登阶三十到五十阶,属于中度风险族群,需检视是否有吸烟史或喘、咳、有痰等症状,应多留意肺功能状态。
○到三十阶:一分钟之内只能登阶○到三十阶,便属于高风险族群,代表肺功能很差,要尽速就医。
六分钟行走测试:由美国胸腔医学会(ATS)开发的六分钟行走测试(6MWT,The 6-minute Walk Test),是用来衡量一个人步行六分钟的最大距离,以评估其心肺运动能力。
测试时可选择在三十公尺长度的走廊,或利用居家室内空间(建议至少十五公尺长),以舒适但稍快的速度于固定距离中来回行走,同时搭配指尖血氧机及计步器,测量六分钟内之血氧浓度及总共走多少距离(以公尺计)。
一般健康人之血氧饱和浓度约为百分之九十五至一百,至于六分钟行走总长度会依年龄、身高、体重、性别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大致而言应落在四百至七百公尺间,且是轻松、不费力的,否则就得注意是否心肺功能不足。
生活中有益肺功能的简易运动
强化肌肉力量、提升呼吸效率是锻炼肺活量的方法。可以透过训练胸壁肌肉及横膈肌来提升肺活量。像是练习用腹式呼吸,或是进行能加强上臂肌力的各式运动,以及平时多做深呼吸和扩胸运动等,持之以恒,都对维持呼吸功能、增加胸壁弹性有很大的帮助。
以下介绍几个可以增益肺功能的日常保健运动。
扩胸运动:
胸腔和四肢关节一样需要经常固定伸展锻炼,扩胸运动是以抬手外展帮助我们张开胸腔吸进更多空气。曾有研究指出,人类在一小时之内约有三至四次不自觉的深呼吸,就是在帮胸廓拉筋,打开胸腔(参考图2)。
要留意的是这个动作不是在练手,而是在练胸廓,必须把胸腔伸展开来才有用。许多中国台湾中生代在学生时期做的国民健康操,就有双手外展、挺胸的动作,可以回想一下做看看。
建议每坐半小时,就起身活动一下,做些扩胸运动,同时搭配深呼吸,平时也应尽量抬头挺胸,减少滑手机、避免驼背,提供肺脏呼吸时的足够空间。
腹式呼吸:
呼吸要有效率和品质,如果呼吸得太浅,气体只在上肺叶交换,其实并无法完全满足身体的需求。采取腹式呼吸能促进横膈膜的功能、减低呼吸速率,及增加胸廓活动度(参考图3)。
做法是先吐完气后、用鼻子深吸气,吸气时将手放在腹部,要感觉到腹部有渐渐鼓起,想像一颗吸饱气的气球;等吸到极限时,再噘起嘴来慢慢吐气,此时应感到腹部回缩,逐渐恢复平坦。
吸气同时亦可让肩部向后外展,以利肺部扩张,吐气时肩部再慢慢回复原位。
吸、吐气的时间长度建议为一比二或一比三,可每日做三回,每回一百次,来增加肺活量,但若在进行时有感到头晕或不适就先暂停,这可能是因为吐掉太多二氧化碳造成的。
圆唇呼吸:
这是一种训练吐气的方法。好处是能使呼吸道保持一定的压力,降低肺内肺泡塌陷,同时训练呼吸肌肉的力量,增加肺部气体交换功能,此外,这种呼吸法也能让人感到放松、减轻焦虑,使呼吸次数降低。
练习时,选择一个自己觉得舒适的位置,放松肩膀、身体坐直、头向前倾,双手则撑着大腿或桌面。
吸气时,使用鼻子吸气,心中默数一、二,此时须将嘴巴闭上,避免口干及嘴巴漏气。
吐气时,再以噘嘴方式(像在吹蜡烛),将空气经由口腔缓缓吐出。吐气的长度约是吸气时的两倍,所以吐气时要在心中默数一、二、三、四(参考图4)。
圆唇呼吸有助维持气道通畅,每天可练习十分钟,于早上、中午、下午、晚上各做一次。几次练习后,会慢慢觉得呼吸变得轻松或顺畅。
唱歌或吹奏乐器:通常胖的人比较容易喘,是因为肚子大,横膈膜降不下去,呼吸空间小,只得增加呼吸次数;相对来说,练过声乐、很会唱歌的人,呼吸就比较有效率,因为不论是唱歌或吹奏乐器,在一呼、一吸过程中,能训练到“丹田”,让横膈膜与胸腹部肌肉相互配合运作,增强肺功能,不仅可以帮助纾压,让心情愉快,还是非常好的增进肺功能运动,一举两得。
若不爱唱歌,也可用吹气球的方式来锻炼肺功能;先深吸一口气,再对着气球慢慢吐气,直到气吹完为止,每回重复做至少十五次,每天练习三回合,也会有很好的效果。
其他增强肺活量的运动:任何运动只要执行时间和强度足够,都可以强化心肺功能,特别是游泳,因为在水中可以对肺部产生压力,进而提升呼吸肌肉功能、强化肺活量,是训练肺活量最有效的运动。此外,慢跑、健走、骑自行车、跳绳、伏地挺身等,亦可训练心肺耐力。至于年纪大、体力不好的人则可练习太极拳或气功,在做动作时搭配吸气,手回复身侧时搭配吐气,虽较缓和,但可搭配呼吸韵律,对肺活量的提升也有帮助。
测量最大呼吸量
1. 先用测量尺沿肋骨最下缘绕胸廓一圈,双手交叠固定住测量尺。
2. 深吸一口气,记录此时的胸围(最大胸围)。
3. 接着慢慢把气吐完,再记录此时的胸围(最小胸围)。
将步骤2及3所测得的数字相减,所得到的“呼吸差”,正常来说,应该要在五公分以上;如果小于三公分,就算是呼吸太浅。
▼
特别声明 本页内容仅供参考,版权终归原著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